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孩子计算总是出错怎么办?
读完这条信息后,我会意地笑了。这简直就是我荣哥啊!
不得不说,每天60道计算题,一个多月只解决两次就已经很不错了好吗?我记事以来,荣哥可能有过一次100分吧?
还是最简单的除法题,没有三位数的加减法,没有比率和换算!
要这么说的话,这小子比李大荣还厉害!我这样不是更着急吗?
大家都知道我是鸡宝宝的忠实爱好者,不仅是鸡宝宝,我自己也是鸡宝宝。我努力让自己母亲的光环在孩子面前保持得更长久。
但同时我也有反内卷和转型焦虑。虽然我会时不时写两篇最近的鸡宝宝经历,但同时,我也会经常分享容格艺姐姐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败案例,专门对抗无用的内卷和不必要的焦虑。
作为一名普通的“普娃妈妈”,我深知,我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即使我平平淡淡也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孩子。所以我知道怎么吃鸡。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容格艺是有上限的。我从不期盼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我只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计划最好的情况。
所以我说我是佛系鸡孩子。我必须在过程中勤奋,并淡然地接受结果。
PS:承认自己的宝宝平凡其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但是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你就会感觉不那么焦虑,更加踏实。
今天文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我们如何用一生所学来教给孩子最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后半段讲的是坦然接受孩子的缺点,不万无一失的才是大多数。一个普通孩子最正常的样子。
好,接下来我就来说说计算。
不熟练的计算就不是计算
荣哥开始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疫情期间,半年没有开课。我和荣父无事可做,就在家里炮轰儿子。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就是计算→计算能力可以快速提升!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把渣儿子提升到了二级计算水平。
大荣在一等舱
当时地狱般的教学现在看来有些激进(有些部分现在看来孩子们不需要提前学习),但不管怎样,荣哥此刻还是把握得很好。
至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的计算并没有让我太担心。
但同时,他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说,他的计算虽然很快,但是在准确度上却始终存在着缺陷。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些低级错误,但本质是检查计算的习惯没有养成好。
所以,如果你问我如何提高孩子计算的准确性,根据我相对成功但有缺陷的经验,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保持数量。没有一定的计算练习,就无法形成自然数感。
这就像一个孩子没有一定量的绘本阅读和英语单词积累,没有语感一样。
计算是一门技术活。我们以2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
7 8=?
最初的思维逻辑肯定是把7拆成5 2,所以2 8=10,加上5,所以等于15。
这种通过计算来正确计算,只能说是计算的准备活动,距离认真的计算还差得很远。
我们必须反复练习7 8的公式,这样孩子就可以熟练到不需要在大脑中拆分5 2。当他们看到7 8时,他们会直接反应到15的答案。他们总是成功的,并且经过反复试验证明是成功的。这被认为是计算。开始。
只有当7 8可以直接产生一个数字时,我们才能推导出其他计算类别,例如“15-7=?”、“17-▢=8”、“7 8〇16(比例大小)”,最后,可升级为连续加法、连续减法和方程,让计算为运算服务。
因此,数量始终是计算的前提。在数量没有达到之前不要谈准确性,因为计算也考验计算能力。
为什么我的计算比荣哥好?因为我十几年的计算能力和二年级的荣哥根本不是一个水平。有些题我一看就知道是错的,但他还不到这个水平。这就是计算能力的差异。
因此,你必须随时随地练习计算,因为数学的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对计算熟练程度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练习得越多,你就会越熟悉,就能掌握。
密切关注验证 测试标记
不过,从评论里的孩子们来看,显然到了这个级别,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每天有60次计算。到了二年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的数学计算应该不再是问题。
所以不是他衡量不够,而是他的计算习惯不够。
说到计算习惯,可能还不够清楚。它实际上是指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查算 做题痕迹。
我不需要告诉你计算过程。大家肯定都会向孩子强调,计算完成后,需要再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错误。
但在实际的计算练习中,有多少孩子能够毫不妥协地进行验证步骤呢?
一般来说,我会要求孩子们:
1. 如需添加,请再次添加。最好以竖式形式检查多位加法。即使不使用竖式,也必须口头计算一遍。进位点必须直接点击号码。
加法是最简单的计算,需要熟练到可以不留下任何线索的程度!这是所有计算的基础。
2. 对于减法,需要使用加法来检查数字 减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因为加法是最简单的运算,小孩子也是最熟练的。检查计算所需的时间更少,并且更容易检查错误。只要加法计算成功,验证就会比再次减法更快、更准确。
3、乘法的话,直接用乘法来检验即可。目前二年级学生的乘法并不难。它们都是乘法公式。
稍后你将学习多位乘法,这与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最好写竖式表达。如果你没有时间,你可以全部口头做,但要小心写在随身携带中。
4. 除法用乘法来检验。原理与加法减法相同。二年级的除法主要是余数,但20以内的乘法 加法的计算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眼就能算出来的计算量。
荣哥的100分计算就是针对这类题的,因为计算应该不会太简单。
虽然每本计算练习册上都有答案,但我相信计算永远不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而且都是依靠当前的计算。
首先是让荣哥知道,不要骄傲。你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我?不管你多么得意,其次,就是告诉荣哥,按照我的方法做肯定是对的,因为我就是靠上面的计算方法。 ,可以快速准确。
除了检查计算之外,我们在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对题迹的要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二年级的学生生活中,大数字已经讨论到数以万计。计算时,经常会出现比较尺寸等问题(如下图红框▼)。
这种题不是计算,是概念的考验,是成百上千处的比较。但很容易出错,因为数字太相似了。一不小心就会读错,一不小心就会写错。
我教李大荣的方法是画点,从左到右比较数字上的数字,在决定大小的数字下画点。不要看其他数字,只看决定大小的数字。
这样,无论你是做题还是查算,都可以快速锁定大小,消除其他数字的混乱。那天荣哥想起了,我就给他画了小红花。
还有这样的计算比例。这个数字应该写在问题下面,而不是记在心里。首先,计算可能是错误的。其次,计算出来的答案在头脑中也很容易出错。检查计算时,相当于要重新计算。计算一次,既麻烦又浪费时间。
另外,对于单位换算题,计算前统一单位,并记下换算的痕迹。这也有利于以后计算时的检查。
等级越高,计算题越难。许多计算问题没有直接答案。往往需要在心里计算好几个步骤才能得到结果。中间每一步都可能出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问的痕迹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每一步的计算。对于有核对计算习惯的孩子来说,也可以更方便地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很多孩子有洁癖,不喜欢在问题上画圈。这必须被放弃。
荣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的人(他算错了两道题,你扔笔就跑了是吧?谁太过分了?)所以整个暑假,我都在灌输荣哥做题的痕迹。概念。
这个习惯并不容易养成。你需要引导孩子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做出不同的书写标记。同时,你还要看他执行得有力,不能有任何懈怠。养成这个好习惯很难,但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会有回报。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用大脑计算不如用笔计算准确。
但书面计算的缺点也很明显,而且麻烦,尤其是面对大题量的时候。计算能力高的孩子往往懒得写,他们会很聪明,选择多做心算。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孩子做题非常熟练,但还是拿不到100分,总是会犯一些错误的原因。它来自于对自己计算能力的信心,所以不容易改变,但又必须改变。
所以,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查算、做题的痕迹,因为只有多算一次,孩子才能看到做题痕迹带来的便利。测试标记的存在也可以让原本麻烦的验证变得更快、更准确。
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强调。
不要后悔答错问题
好的习惯和方法固然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但我们也必须承认,题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孩子做20题和做60题的准确率肯定会不一样。
课堂口算测试20题3分钟,保持100分很容易。
但如果让他在10分钟内完成60道日常口算题,就很难一直保持100分的成绩了。
问题的大小、孩子的专注程度、检查的懒惰程度都是不同的。
首先,课堂考试的紧迫感与在家练习的紧迫感不同。孩子得100分的野心是不一样的。如果他痴迷于100分,他自然会仔细仔细地检查,并使用我平日教他的所有计算技能。
但是在家做试题的时候,题目很多,而且没有排名。孩子心里并没有执着于得100分。他可能懒得去检查,失去了生存的欲望。
因此,要想日复一日地保证60道题全部正确,就需要对自己有极其严格的自律,而这是大多数孩子所不具备的。
事实上,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而我也常常懒得认真对待荣哥。我错误地写了10个这样的句子,这对亲子关系非常有害。
既然达不到如此严格的要求,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改变一下心态呢?
一般来说,课堂口算考试30题就足够让你满意了。平常的数学试卷和各种题型加在一起,永远也比不上每天60道口算题的计算量(至少二年级试卷是这样)。
因此,能答对60个就显得特别令人钦佩了,但如果犯了一两个错误,在我看来,也不用担心有什么缺点。
如果实在放不下,我们可以考虑改成20题,花点时间算一下,看看他能否保证连续满分。兴趣会让你减少焦虑。
但如果有一天他做错的题多了,那就要注意他是不是在计算弱项,还是有偷懒的心态。未来几天重点加强薄弱部分,练习同类型题;如果态度不端正,则要善加武力,如警告、惩罚等。
比如说这样的▼
那我不介意练习另一篇文章。显然是低级错误,证明我那天计算时心不在焉。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我认为不能忽视——错误的题即使通过检查也找不到。
如此神奇、无理取闹的错题,就是千方百计都看不出来的传奇题,注定是错的。
它已经超越了计算能力、解题能力、解题习惯等因素,即使此刻我的头在抽搐,我也会对明显的错误视而不见。
类似的情况荣弟兄也经常做。他把所有困难的问题都答对了,但在一些不起眼的问题上却犯了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恕我直言,就假装盲目吧。这要么是人力资源可以改善的问题,要么孩子应该缴纳错误的税。强迫自己是没有用的,只会徒增烦恼。
在计算的时候,我觉得应该严格要求做题的痕迹,做完之后一定要检查计算结果。我们应该以满分为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结果。我们可以犯错误,但我们必须知道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当然,别指望他一旦犯错就能改正。说到计算,很多时候他都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往往会犯更多的错误。
每次对于小学生来说都太难了。
要知道我们现在能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经历了高考这样更严格、更大规模的计算训练。给小学生做计算题就是降维攻击。
但如果让我用孩子的思维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不能保证它们都是正确的!我相信荣哥完成高考后的计算能力不会比我差,甚至可能比我更好。
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先天局限性,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
过度追求万无一失就太过分了。会让孩子失去计算的热情,也会让孩子失去计算的信心。
当我写易姐读拼音和我拿起尺子的文章时,有评论说我很难培养出这样的尖子生,需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我相信学术大师不是父母养大的。很多时候,这取决于命运。人工牛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父母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鼓励苗、杀鹅取蛋的情况。
自驾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的教育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往往取决于上帝赐给我们什么样的孩子。
我一生见过太多资质平平、没有上进心的宝宝。他们的父母竭尽全力抚养他们,但最终他们只是巨婴。也有很多。我认为,单纯把家庭教育不好而归咎于父母,而忽视孩子的不良品质,这是不公平的。
在这个时代做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当你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有些人会说你用力过猛,给宝宝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如果你小心的话,你将来就会得到高分和低能量。当你躺下的时候,有人说你这样做不对,对宝宝不负责任,以后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妥协的办法,有人说,如果你做得不够好,就不必双方依赖,这样会耽误你的孩子……总之,无论你做什么,似乎不是正确的答案。
但事实是,没有人知道做父母的正确方法。同样的方法,对于不同性格、资质的孩子来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养孩子的时候,不能总是讲原则。明白了原理,就能养好宝宝吗?当事实没有道理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依靠自己的直觉,不要怀疑,也不要贬低自己,因为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孩子。
就像计算一样,如果我教你所有提高准确性的方法,但你仍然无法得到一个所有事情都正确的宝宝,该怎么办?
焦虑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我认为我们可以放下自己的执念,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如果他做不好,就要求他少犯错误。是的,如果他偶尔得100分,就奖励他,给他信心。
或者降低难度,减少题数,鼓励他在规定时间内得到100分。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很努力,很优秀。
我不在乎其他孩子怎么样。我的孩子们今天比昨天更好。这是良好的家庭教育。
关注微信公众号【蓉蓉妈妈的养育故事】,看看一个普通二胎家庭的悲欢离合和最实用的育儿秘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