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阳】北京时间9月12日,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载人“龙”号飞船发射的“北极星黎明”任务组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高空任务距地面约700公里。商业太空行走。这次备受瞩目的太空行动背后,隐藏着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起进入深空的迫切希望。
抵达1,400公里轨道
美国《太空》网站称,“北极星黎明”任务小组于美国东部时间10日凌晨5时23分登上载人“龙”号飞船成功升空进入轨道,开始为期5天的轨道飞行。该团队包括由美国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率领的四名非专业宇航员,他们将在这次太空飞行中挑战多项第一。
《纽约时报》报道称,“北极星黎明”任务组的载人龙飞船已于11日抵达距地球约1400公里的轨道,超过了“双子座”任务去年创下的约1370公里的轨道高度记录。 1966 年。与此同时,“北极星黎明”任务还创下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以来人类在太空行走最远距离的记录。此外,团队中的两名女宇航员还创造了“女性进入太空最远的距离”。
CNN称,任务团队目前已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实验,包括测试航天器与“星链”卫星之间的通信,以及研究太空飞行和太空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在飞行过程中,他们需要穿过距地面约1000公里的范艾伦辐射带。由于这里的宇宙辐射环境水平较高,“北极星黎明”号宇航员收集了医疗数据,以更好地了解辐射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产生影响。他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其他健康研究,包括测量血液中的气泡以研究减压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载人“龙”飞船在轨道高度1400公里完成六次轨道飞行后,又转入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约700公里的轨道,为12日的太空行走做准备。
《太空》网站称,美国东部时间12日6点左右,飞船打开舱门,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正式开始。经过大约 38 分钟的准备,艾萨克曼第一个从飞船中出来。他说:“从这里开始,地球确实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据报道,整个出舱活动持续了大约两个小时。
这次太空行走“与众不同”
据《太空》网站介绍,历史上首次商业太空行走与此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存在诸多差异。
首先,作业高度不同,宇航员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国际空间站运行高度较低,因此仍处于地球磁场的影响范围内,宇航员感受到的空间辐射强度也较小。 “北极星黎明”团队此次舱外行走将在700公里的高度进行作业。不仅将面临更强的太空辐射风险,还将受到太空微陨石撞击的考验。
其次,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虽然穿着舱外宇航服,但当他们暴露在太空真空中时,只能维持舱外宇航服内部1/3左右的大气压。如果正常环境很快进入低压状态,宇航员血液中的氮气就会形成气泡,引起危险的减压病。国际空间站配备了独立的减压设施——气闸室,宇航员在离开航天器之前需要不断呼吸氧气,以去除血液中的氮气,然后再进行太空行走。
CNN称,执行“北极星黎明”任务的载人龙飞船没有配备气闸室。在太空行走过程中,四名宇航员都将暴露在真空环境中,这也意味着他们都需要穿着舱外装备。宇航服并经历漫长的减压过程。据报道,这次太空减压的准备过程在飞船起飞后不久就开始了。北极星黎明任务使用了“一种非常新的、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减压过程,其中包括“缓慢降低舱内压力并增加氧气浓度”。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12日称,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减压程序不同,载人龙飞船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45小时。
由于本次任务期间整个载人龙飞船需要暴露在真空环境中,飞船内部的材料可能会因为真空和宇宙辐射而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成分。为此,航天器及其大部分设备在安装到地面之前都经过专门烘烤,以预先释放尽可能多的有毒成分。该航天器还配备了自动重启软件,确保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因辐射而可能发生故障的计算机进行故障排除。
此外,在太空行走时,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通常会在飞行器外同时有两个人。他们可以利用舱外宇航服的喷射装置来控制自己的姿态和方向。理论上,没有系绳和脐带缆可以在太空中自由漂浮。然而,在“北极星黎明”任务中,两名宇航员相继离开飞行器,而不是同时离开。每人在车外停留超过10分钟。同时,他们必须时刻与专门为舱外活动设计的“天行者”移动助手进行沟通。该装置保持至少一个接触点,以防止自身在空间中随机漂浮。在此期间,两位宇航员还对舱外宇航服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如果我们看起来像是在跳舞,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在测试舱外宇航服,”艾萨克曼说。
特制舱外太空服
由于担心非专业宇航员舱外行走以及“北极星黎明”任务的特殊性,此次太空活动也被一些媒体形容为“高度危险”。艾萨克曼说:“舱外宇航服就是我们的飞船。”
据《太空》网站介绍,“北极星黎明”号使用的新型舱外宇航服是专门研发的。它是在车载宇航服的基础上改进的,但在关键领域进行了增强,远远优于目前服役的臃肿的国际空间站。舱外太空服很简单。其主体借鉴了猎鹰火箭和龙飞船中使用的新型热管理织物和阻燃材料。手指、肩部、肘部的关节活动更加顺畅,活动范围受到的限制较少。头盔的面罩涂有铜和氧化铟,可以反射强烈的阳光。宇航服内部还添加了导电层,形成“法拉第笼”,保护宇航员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当两名宇航员离开舱时,他们用一套精心设计的动作来感受宇航服各个关节在加压时如何运动,测试头盔平视显示器的性能,并更好地了解宇航服如何响应极端温度和太空温度。其他威胁。艾萨克曼描述道,“在 EVA 期间,我们将(通过平视显示器)了解宇航服内部的压力、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我们在整个 EVA 过程中消耗了多少氧气。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遥测数据。并且最酷的是,无论光线如何,你都可以看到它。”
不过,这种舱外宇航服并不包括类似背包的“主要生命支持系统”。而是从与飞船相连的长软管中获取电力和氧气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宇航员的舱外活动。范围。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除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商业太空行走外,对于本次任务中首次实际测试的舱外宇航服也抱有很大的野心。目标是迭代测试并最终完善低成本、易于制造的系统。舱外太空服将供未来乘坐“星舰”飞往月球或火星的商业宇航员使用。
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代舱外宇航服计划目前面临障碍。 NASA选择“Axiom Space”和柯林斯宇航公司在2022年开发新一代宇航服,但柯林斯宇航公司已宣布退出,“Axiom Space”的开发进度也明显滞后。那么,未来会使用舱外宇航服吗?被NASA选中备受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