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国宝》给博物馆里冰冷的国宝带来了温暖。我们第一次意识到历史和艺术可以如此温暖和生动。
近日,一个名为“大地艺术家”的大型户外艺术体验项目,将看似孤寂孤傲的“大地艺术”恢复到了温馨温暖的本来面目。
作为国内首个以艺术家为主体的大型户外艺术体验项目,“大地艺术家”邀请了12位不同领域的青年艺术家来到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的南阳淅川九重镇。河流,体验风土人情、田园生活,结合原生态景观构思艺术作品,与当地村民共同努力,创作出真正扎根于土地的大地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品也将留在当地,为美丽的乡村增添壮丽的永久景观。
除了在节目内容上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之外,节目的形式也与过去流行的综艺有所不同。采用“全业余”嘉宾阵容。正是这些“素人”带来了比明星还要强大的“个性”。一种颠覆感。在该剧正式开播前,小编有幸参加了一场观影会并一睹为快。
原来艺术家也可以这么接地气
《大地艺术家》所展现的艺术家形象,极大颠覆了大众对于“艺术家”的预设。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似乎艺术家应该是不朽的,孤僻的,孤独的,明亮而寒冷的悬挂在天空中,不受尘世烟尘的污染。如果你用这个视角来看待《大地艺术家》,你的下巴都会掉下来。
首先,他们的外表“不太艺术”。其中有粗鲁的家伙,毫无违和感地加入施工队伍;有笑容甜美、颜值高的可爱女孩,出门左转就可以参加《创造101》;还有一些身高180 ,五官深邃。气质出众,不输于市面上的帅哥。
虽然他们的外表“不艺术”,但他们的穿衣风格也“不艺术”。有的人总是穿着polo衫,背着背包,像高级IT狗,潜入西二旗毫无违和感;有些人真的很“简单”,整天穿着简单的T恤和短裤,就像宅男一样;虽然偶尔也有几个穿着得体,但无论是“雅皮风”、“运动风”还是“阳光男孩风”,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与艺术关系不大。
事实上,相比于这些“外在物”,《大地艺术家》中所展现的艺术家内核更令人惊讶。节目中的艺术家们性格开朗、不做作,充满生活技巧。他们能抓鹅、拴狗、爬地、挖藕、钓鱼。他们的艺术之手也能在几分钟内举起一把抹刀。 ,送大家一锅香喷喷的手擀面。
当然,乡村生活仍然给这些城市艺术家带来了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创作艺术,分成三组的艺术家一到乡村就必须融入当地生活,体验风土人情。而且他们的个人日常生活开支也符合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控制在25元左右。
有限的生活费用让这些艺术家生活十分艰难。即使第二批艺术家到来时,他们也背负着前一批艺术家所欠的“外债”。为了填饱肚子,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比如,版画艺术家刘健就萌生了“以画易货”的想法,尝试用画作换取晚餐食材。
只是万万没想到,举办过个展、获奖无数的刘健,亲自画了一个小超市老板的肖像,却被老板娘无情地评价为“不美观、不值钱”,白眼了。面对“打击”和计划的失败,刘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依然潜心完成工作。
事实上,这些“脚踏实地”、随和的艺术家只是在对待自己的职业和作品时“暴露”出他们独有的艺术家完美主义。
比如,艺术家马胜哲在创作象征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作品《互联》时,在给铁架粘贴稻草的过程中多次与工人发生争执,甚至当众发脾气。三彩艺术传承人郭嘉用59块整齐有序的石墙完成了《传送》这件作品,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甚至每块砖之间的缝隙都要涂得均匀,如果有的话任何缺陷,都必须拆除。重建。
这些平日里不挑食,一块干面包就能解决一顿饭的艺术家,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每一次的担心,每一次的恼怒,每一次的生气,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是因为作品的呈现效果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因为在他们的字典里,艺术永远不可能是“公正”的,而必须是百分百“真诚”地创作。
原来艺术可以如此触手可及
这些平凡却又可爱的艺术家,除了给乡村留下了15幅大地艺术作品外,还向每一个村民、每一个电视前的观众传播了一个观念:艺术远没有大众想象的曲高和寡。每个人其实都是潜在的艺术家。
相比他们的核心任务和最终呈现的精美大地艺术作品,我更喜欢看节目组布置给艺术家们的“小任务”。这些小任务的完成过程让大家发现艺术并不难,不远,也不高。它“隐藏”在我们可以低头捡起的地方,等待我们去发现。
节目中,第三组艺术家作为“艺术老师”,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一日艺术体验之旅”。在艺术家钱文达、于春、李静的指导下,石头、栏杆、花生壳等普通材料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富有创意的艺术品。艺术家庞鑫森还特意背诵了《来版画机》,帮助孩子制作版画,为孩子打开新世界。
面对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自豪的笑容。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次“艺术体验一日游”注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大亮点。他们会发现,无论是大艺术家还是小学生,只要用心,就能轻松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的《房屋改造任务》让观众认识到改造生活、创造美也是一件随时都随机的事情。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原来如此简单。
节目中,无论是幼儿园的改造、展厅的改造还是屋门的改造,都只使用了最简单的材料和最随意的方法,并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我相信你、我、他,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
但即便是这个“平凡”的事物,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相信大家看到改造任务的完成,都会深刻体会到艺术家是活的,艺术是活的。所谓艺术,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小魔法”。
原来艺术类节目也可以流行又有趣
大地艺术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来自地球的天然材料,如在创作现场发现和选择的土壤、岩石、金属、冰以及各种植被和水源(河流、湖泊和海洋)。 《大地艺术家》所使用的材料和人员坚持“本土化”原则,选择就近可得的材料,以不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为前提。整个艺术作品的制作是由艺术家和当地村民自己完成的,而不是专业的工程团队。
这也是“大地艺术家”一直坚持的理念。艺术作品的灵感、构建和实施,都是取之于人民、用之于人民。
无论是艺人还是节目组,他们都不是来得突然、去得突然的“外人”。他们坚持“授人以渔”,只是引导者。 “大地艺术家”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当地村民利用当地材料,创作出符合当地风格的艺术品,发现生活之美。
如此苛刻的预设条件加上有限的时间限制,对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节目组的拍摄来说可谓是巨大的挑战,甚至是“挑战”。
果然,整个过程充满了困难。他们遇到人手不足,只好临时向邻村借人;原料不足,不得不连夜改变计划;由于丹霞地貌,施工车辆无法驶入,只能靠人力一点点搬运材料。在过去;再加上村民方言造成的沟通不畅以及技术能力有限造成的障碍,可以说每件作品最终的完成都是一个“奇迹”。
但让人感到温暖的是,虽然主题是大地艺术,但节目组更关注“大地”,将大量镜头聚焦在人间烟火和乡村醉人的风景上。一幅幅南山悠闲生活的画面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清晨的鸡鸣开始,到夜晚的蛙鸣、虫鸣结束,艺术家们将与村民一起,深入体验乡村生活的苦与乐。
他们会坐在麦克风前,客串一天的村播音员,巧妙连接天气预报、村里新闻以及村里的大事大事,畅所欲言。
他们会穿上防水的衣服,艰难地穿过泥泞的荷塘。他们会和村民一起学习挖莲藕的技能。他们还将多余的莲藕装上车,驶过村道,沿街叫卖。
他们也是在半夜的渔船上,一边看着万家灯火,一边捞起一网活活的银鱼,在船上支起锅,煮了一锅鲜美的鱼汤。
平凡的乡村生活在《大地艺术家》的镜头下变得格外温馨、热闹,耐人寻味,为每一个被困在城市的灵魂带来平静与治愈。
这个节目适合在很深的夜里,把灯光调暗,静静地听,仔细地看。它不呈现“罗马”,它讲述“罗马的建造”的故事。
在这个“搭建”的故事里,有人、有情、有你、有我、有温暖。
每周跟电视猫一起追踪《大地艺术家》的镜头,远离喧嚣,发现美好!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汉言看传媒,作者:孔芳汉
欢迎来到电视猫综艺频道收看《大地艺术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