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革命音乐在战争年代的作用:激发斗志、发动群众、推动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06 20:03:03

革命音乐是战争年代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革命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不仅能激发军民不畏艰难、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斗志,而且对发动群众、瓦解敌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革命战争的胜利。

巩固革命基础的粘合剂。土地革命的进程始终伴随着战斗消耗和非战斗消耗问题。加之缺医少药、物资短缺,革命根据地急需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大力宣传革命理论,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显得十分重要。毛泽东总结红军的成败经验时,发现红军的宣传缺乏“地方性”,没有“革命歌曲”。在此背景下,中国工农红军歌曲中出现了一批旨在动员群众、宣扬革命原则的歌曲。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提出,各地要有适合当地的宣传口号、鼓动口号,收集编撰表达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曲,为根据地的音乐创作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产生的早期革命音乐,如《红军纪律歌》、《红米南瓜汤》、《只听共产党的话》、《红军的希望》、《十桑郎成为红军歌》 ”,很多歌曲都是结合当地民歌创作的。内容均与革命根据地有关,易学、易懂、朗朗上口。其中广为流传的《红军之歌》用十句诗句表达了丈夫即将离开妻子去参加红军时的不舍之情。它用简单的语言宣扬革命原则,有效配合扩大红军的政治宣传。 。此外,毛泽东在兴国廉江学院举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时,不仅亲自带领学生唱《国际歌》,还教学生唱《工农革命歌》 。这样,当人们学红歌、唱红歌、传播红歌时,就拉近了党和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的距离,党的思想和政策就能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

激发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雄壮的革命音乐是振奋士气、激发斗志的号角。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应对数量数倍的敌人的围堵和拦截。因此,红军非常重视用革命音乐来激发战斗意志。行军、露营时,为了充饥防寒,红军战士常常围坐在篝火旁,合唱、独唱或红军宣传队合唱革命歌曲。此外,革命音乐通过宣传战斗要领,增强战胜敌人的信心。 1935年6月、7月,红方面军翻越长坂山、大孤山等雪山,进入黑水芦花地区,遭到敌骑兵袭击。由于骑兵作战经验不足,虽然击退了敌人,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士气有些低落。为了增强与敌骑兵作战的信心,红军一边学习陆定一、李伯钊创作的《战骑歌》,一边学习打骑兵的战术。由于这首歌的曲调采用了战士们学过的《渡金沙江胜利歌》,很快就被广泛传唱。歌词写道:敌人的骑兵并不可怕。冷静地跟他战斗。目标很大,很容易击中。迅速释放你的排和枪来杀死他。我们瞄准他,我们击败他,我们摧毁他。我们是战无不胜的红军。我们已经击败了数百万敌军士兵。我们会尽力学习如何对抗骑兵。我们将赢得每一场战斗。这包含了对付敌人的作战要求。红军遇到敌骑兵时,立即分散成三排。前排拍下,中排跪下,后排起立。轻、重机枪分别部署在左右两侧,形成多线。层层交火网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这首歌以音乐的形式直接服务于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

瓦解敌人的思想武器。土地革命时期,瓦解敌军是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通过揭露国民党内部官兵不平等、虐待士兵、克扣军饷等,配合实施运兵,达到瓦解敌军的目的。为了配合这次政治攻势,红军政治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可怜的白军》、《白军战士歌》、《白军受难》等一批瓦解敌人的歌曲。还有《白军叛变歌》等。影响最大的歌曲是《可怜的白军》,这首歌曲揭露了军阀混战中白军与士兵之间的不平等,在政治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月1934年,刘湘率20万大军围攻川陕根据地,敌我两军隔江对峙,形势十分紧张,红四军派出宣传队奔赴前线。宣传队用委婉而苍凉的语气唱了一首歌:“穷人是天生的。没有吃的,只好上山了。”我去砍柴,到街上去卖。早上天还黑,还下着雨,还结了霜,走路真是不公平。一路……”听到歌声,对方守军举手投降,一枪不发。达到瓦解敌军的效果。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武器。抗日救亡时期,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抗敌救国、保卫民族的时代主题。 “九十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蒋介石提出了“先调外,后内政”的反动方针。为弘扬“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思想,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一军战士戏剧社专门编排演出了轻歌剧《亡国之恨》。 《江山》为了拉拢东北军,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在剧中。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回家!”等台词。激起了东北官兵的爱国情绪和家乡沦陷的悲愤,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红军的对抗。这一时期创作的《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的悲泣、豪迈、悠扬的魅力,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抗击国难。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救亡歌唱活动迅速席卷全国,以动员各阶级各阶层的力量团结起来,建立统一战线。民族危亡、国家困境激发了音乐家的创作热情。左翼音乐运动迅速与抗日救亡歌唱运动融合。 《义勇军进行曲》、《救国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出现,对激励全民族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巨大。 《团结就是力量》受到北京、重庆等地学生的欢迎。他们在国统区示威时,手挽着手,高声歌唱,勇敢前行。 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 《深入敌后》《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相继流传,标志着党在音乐上的领导风格,即音乐创作上的成熟必须是大众化的、全国性的。 , 艺术性的。 1943年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历史的正确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