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市场定价,在周三发布令人不安的通胀报告后,美联储至少要到今年9月才会降息,如果有降息的话。
期货市场从6月降息、年底前可能再降息的预期,转变为今年秋季之前不会有任何动作,2025年底前降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Comerica首席经济学家比尔·亚当斯(Bill Adams)在评论中写道:“美联储将把1月份的通胀数据视为物价压力继续在经济表面下形成泡沫的证明。这将加强美联储在2025年至少放缓甚至可能结束降息的倾向。”
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显示月度增长0.5%,将年通胀率推高至3%,略高于去年12月,仅略低于2024年1月的3.1%,这降低了人们对美联储宽松政策的乐观情绪。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数据甚至更糟,3.3%的数据表明,美联储更倾向于依赖的核心通胀率也在上升,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周三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坚称,美联储在通胀方面已经从周期峰值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我们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因此,我们希望目前保持政策限制性。”
由于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是2%,而报告显示近期没有任何进展,这也使美联储在2024年将基准短期借款利率下调整整一个百分点后,认为进一步放松政策是适当的希望变得渺茫。
联邦基金期货交易显示,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仅为2.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的FedWatch指标显示,截至周三上午晚些时候,5月份仅为13.2%,6月份升至22.8%,7月份升至41.2%,最终在9月份升至55.9%。然而,在10月份之前,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届时期货合约定价暗示这种可能性为62.1%。
到2025年底,第二次降息的几率仅为31.3%,而价格显示,到2026年底才会再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目前的目标在4.25%-4.5%之间。
CPI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不是孤立发生的。政策制定者也在关注白宫的贸易政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在推行激进的关税政策,这也可能推高价格,并使美联储实现目标的愿望复杂化。
荷兰国际集团(ING)首席国际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表示:“这是一份炙手可热的报告,而且鉴于潜在的关税可能给通胀带来上行风险,市场可以理解,美联储将发现,在不久的将来,很难证明降息是合理的。”
虽然美联储关注的是CPI和其他类似的价格指标,但它更青睐的通胀指标是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将于2月晚些时候公布该指数。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中的因素会渗透到个人消费支出中,花旗集团(Citigroup)预计1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将降至2.6%,较去年12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