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进藏旅游注意事项:动作要缓、准备常用药、注意保暖,预防高原反应

发布时间:2024-10-22 21:03:13

在高原上缓慢移动,尤其是刚到达的时候;不要吃得过多,但要多喝水。 ·不要把行程安排得太紧凑,给身体一些适应的时间;如果要进行户外活动或登山,每日上升幅度通常不应超过1000米。 ·准备一些常用药物:景天红花胶囊、乙酰唑胺、呋塞米、地塞米松等,最好在进藏前三四天服用,或者遵医嘱。进入西藏后高原反应可以得到很大缓解。这些药物价格便宜,在普通药店就可以买到。 ·感冒时切勿进入西藏。进藏后两天内尽量不要洗澡,以免感冒,消耗体力。 ·藏区天气多变,一日可体验四个季节。带上足够保暖的衣服,并逐层穿着,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气温,预防感冒及其并发症。药物藏诺景天红花胶囊:预防、缓解高原反应,提高耐缺氧能力,缓解身体疲劳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族传统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7天服用。白附宁: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丹参丸: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对于高原适应能力强的人,高原反应症状一般可在1-2天内消除,而对于高原适应能力弱的人则需要3-7天。如果能适应的话,可以多喝点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保险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高原特有疾病医疗保险”,不再免除高原旅游常见病——急性高原脑水肿、急性高原肺水肿。有调查显示,进藏的人中有30%会出现高原反应,严重时可能会患上危害极大的急性高原脑水肿或急性高原肺水肿。该产品的保险期限为30天,3-70岁人群均可投保。产品费率为“万元88元”。一旦投保人在高原旅行期间因急性高原脑水肿或急性高原肺水肿住院治疗,入院前3天内的住院费用和紧急医疗费用,人保健康将负责全部赔偿。自2006年8月8日起,该险种正式发售。预防措施 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大多数人初到高原时都会有轻微或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于什么样的人会出现高原反应,一般没有规定。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面对它。很多人都有高原反应。反应症状都是由心理作用或心理作用引起的。例如,恐高原、缺乏克服高原心理准备和决心的人,发生高原反应的机会就更大。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要快走,更不要跑跑,更不要做体力劳动。不宜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不宜饮酒、吸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量喝水,注意保暖,少洗澡,避免感冒和体力透支。

一开始不要吸氧,尽量自己去适应,否则高原可能永远离不开氧气(依赖性很强)。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比中老年人、儿童、青少年要好。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如果第一次去高原,在海拔2000米以上会出现轻微的高原反应症状,比如容易饥饿、头痛、失眠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尽量引起重视。别让自己着凉了。当海拔超过3000米时,很多人都会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比如气喘吁吁、嘴唇发紫等,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坚持到4400米左右。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如果你是初来高原,且目的地海拔在3000米以上,建议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如果时间充裕,建议不要太快冲上海拔,在3500米左右休息一到三天,适应后再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高原反应的强度。 [2] 可以服用一些高原反应药物和保健食品来缓解高原反应:藏诺景天红花胶囊:预防和缓解高原反应,提高耐缺氧能力,缓解身体疲劳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族传统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健身、缓解高原反应。应在进入高原前7天服用。百服宁(注意是加合物,和芬必得酚咖啡因片一样是酚类片):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芬必得酚咖啡因片也是旅友常用的。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丹参丸: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对于高原适应能力强的人,高原反应症状一般可在1-2天内消除,而对于高原适应能力弱的人则需要3-7天。如果能适应的话,可以多喝点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1] 第一次到高原旅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和呕吐、嘴唇发绀、失眠、多梦,还可能有血压升高。这些症状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比较明显,然后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由于劳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是气压低,空气中氧气浓度低,极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反应,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海拔3000米以上会引起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反应。严重者还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乏力、腹胀、胸闷等。检查发现嘴唇轻度发绀,面部肿胀。这被称为急性高原反应。人们经常提倡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可以暂时缓解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这样就推迟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的上述症状不是很严重,特别是休息时症状较轻,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让你更快的适应高原环境。初入高原时,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最好不要喝酒和吸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也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特别是休息时上述症状越来越严重,应立即吸氧并去医院治疗。防止“急性高原肺水肿”引起的不良后果。预防高原反应的家庭偏方:出发前两周或一个月,开始每天服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粒。另外,最好随身携带西洋参片。出现高原反应时,含服可缓解不适。此外,健康标准身体的氧化和抗氧化效果在其长期生活的环境中大致相当。 (患有疾病的人的氧化作用远高于抗氧化能力。)但进入平台期后,正常代谢的氧化分解得以维持。总量没有变化,但吸氧总量减少,抗氧化能力减弱,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因此,除了服用上述药物预防高原反应外,最好还准备一些含抗氧化剂的维生素和维生素食品,如维生素E、维生素C、ASTA(缩写)、β-胡萝卜素等。 ,还有吃葡萄(含葡萄籽)、萝卜(含β-胡萝卜素)、虾仁炒萝卜丝(高原地区常见的家常菜,虾含抗氧化最强的虾青素,萝卜含β-胡萝卜素), ETC。

特别是自驾旅行者,长时间驾驶后容易疲劳,应补充备用高原反应药物和抗氧化食品。克服高原反应的关键是克服内心的恐惧。切勿依赖氧气。预防要点 对于高原游客来说,预防高原反应是一个威胁生命的问题。提前了解预防要点和简单急救知识。做好身体检查。为预防高原反应,去高原旅游前应到医院仔细体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各种呼吸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胃肠道疾病、神经精神疾病、严重慢性病等的患者不适合高原旅行。当不能确定安全性时,应进行低氧试验。身心准备 ⑴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可以从书籍和经验丰富的游客那里了解高原环境、特点和医疗保健知识,增强自信心。 ⑵开展适应性训练。如爬山、长跑、负重行走等,以增加肺活量,增强适应能力。 ⑶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带足衣物,注意保暖防寒,避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适应训练是为了预防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后,应注意: ⑴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不必要的高原恐惧感,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⑵避免着凉。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身体受凉后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很容易诱发急性高山病。 ⑶前两天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缓慢爬升,帮助身体逐渐适应。

⑷宜多吃高糖和优质蛋白质食物,有利于克服缺氧的不良影响。 ⑸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以减少氧气的消耗。 ⑹进入高原后最好连续服用抗高原反应保健品3-5天。 [1] 高原反应又称高原反应,是指未适应环境的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人体对低氧环境的耐受力下降,难以适应,导致缺氧。这会引发一系列高原反应。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外,还有风、雨、雪、寒冷、紫外线强等恶劣的气候条件,都会加剧高原适应不良,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综合症。机体适应一段时间后,可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增加通气量,使组织对氧气的利用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率并增加心脏的泵血能力,以增加心脏每分钟的每搏输出量。增加和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携氧能力,保证机体的供氧等。但有些人对空气中的低氧压力敏感,适应能力差。他们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以及功能和代谢变化,称为高原适应不良,也称为急性高原病。国外将高原反应分为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原反应。在我国,分为急性高山病和慢性高山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往往是混合性的,难以区分。在整个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一种表现更为突出。

症状判断:有些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24小时内会出现头痛、头晕、头晕、耳鸣、全身无力、行走困难、入睡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浮肿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留在原海拔休息3至5天,或立即下降到数百米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就可以恢复正常。据悉,3500米以下发病率占37%至51%,3600米至5000米发病率达50%。这说明海拔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生率越高。严重的高原反应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进入高原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发生了高原反应: 1、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发绀和指甲。 2.意识混乱和认知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计算困难。进入平台期之前,先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并记录时间。当症状出现时,重复相同的计算问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来长,则说明发生了高原反应。 3.出现幻觉,感觉温暖,经常漫无目的地走在别人后面。高原反应的症状分析,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从平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短时间内体内出现的一系列缺氧症状,称为急性高原反应。

慢性高原反应是部分人经过长期、不断的适应过程,仍不能适应高原反应,形成高原功能障碍和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现象。慢性高原反应也称为“身体功能障碍”。一般认为,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者,均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包括:疼痛、心慌、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痛、失眠、眼花、嗜睡、头晕、手脚麻木等。体征包括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面部或四肢浮肿、口唇发绀等。慢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症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一般返回低海拔地区后消失。它们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高原反应相似。更多相似之处。 [1] 山地适应的主要病理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和氧分压降低,导致肺泡氧分压降低而出现低高原反应和低氧血症。氧分压的降低导致肺泡氧分压降低,输送到血液的氧气量减少。这立即引起身体的一些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将更多空气吸入肺部;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从而增加流经肺部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身体逐渐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产生,提高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最近达到平台期的人也无法以正常的生理水平发挥作用。

据测定,在海拔5500米处,人完成运动的能力只有海平面时的53%。急救治疗:高原反应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何及时发现现场并及时开展自救互救?高原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严重高原反应,发病率约为3%。通常发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登山后3-48小时内迅速发生,最晚可达3-10天。重要的诱因是感冒、疲劳、抵抗力下降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当出现头痛、胸闷、不同程度的咳嗽(先是干咳,后有痰)、呼吸困难、无法平躺,严重时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时,高原反应救援人员会将耳朵贴近地面。患者的胸壁,可以听到肺部的声音。气泡状呼吸音(医学上称为湿罗音)。此时患者出现惊恐、心慌、口唇、面部发绀,严重时出现血尿或逐渐意识不清。严重的肺水肿会迅速恶化,患者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昏迷或死亡。肺水肿现场急救措施是绝对半卧位休息,双腿下垂,立即吸入充足的氧气,最好是含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为6~8升/分钟;立即服用速尿(混悬液)口服(尿)40 mg/天。使用速尿时可能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头晕、肌肉痉挛、口渴等。刚开始时要注意不要使用太多。根据情况可增至80毫克,每日2次。硝苯地平可减轻肺水肿。抗生素加地塞米松4mg(仅口服一次)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当您感到焦躁不安时,请使用少量镇静剂。注意保暖并避免喝大量的水。经过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他很快被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一旦发生呼吸或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感冒,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当您患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可能会出现错误。测量的温度往往比实际温度低1度,因此很容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是轻微的感染,也会增加高原肺水肿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保温和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干脆不洗澡。如果您发现感冒的最初症状,请立即服用抗感冒药。如果两天后服用抗感冒药,一般就没有效果了。患有复发性高原肺水肿的人被认为是易感人群,男性患此病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五倍。如果以前出现过肺水肿,建议不要爬3000米以上的山。高原脑水肿是另一种严重的高原反应,发病急性,通常在夜间。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症状:除了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一些人逐渐意识不清、定向力差、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直至昏迷。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以前山友们都是用经验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脑水肿。常用的方法是让疑似脑水肿的人沿直线行走,以确定其是否定向力差。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方法不可取!脑水肿患者的脑组织已经严重缺氧。如果此时让一个茫然的人行走,他很可能会倒在地上,立即陷入昏迷。

这种加剧损害的检查方法是有风险的。正确的判断方法是让患者半卧位,让他按照指示用手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耳朵、眼睛等处,看他的动作是否准确。一旦失败,就意味着可能已经发生了脑水肿。若发现脑水肿、昏迷,应迅速持续给予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直至苏醒,苏醒后应间断吸氧。有条件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可减轻脑水肿,促进康复。可酌情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盐酸洛贝林()、烟酰胺()等。注意水、盐、电解质平衡,采取必要的抗感染措施。病情稳定后,他立即下山,被送往医院。呼吸性碱中毒 在缺氧的环境下,人们会用更快、更深的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从而使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不仅使脑血管收缩,还可引起意识丧失,引起高原脑水肿。预防呼吸性碱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报纸卷成圆锥形,在圆锥尖端撕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形报纸贴近面部,吸气再次呼出的空气。即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被吸回,以改善体内pH值,纠正呼吸性碱中毒。面对高原,没必要强迫自己。并不是所有爬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率和恢复速度与个人的代偿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非常大。这次没有高原反应的人可能不会受到高原反应的影响。当我下次登上高原时,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些人每次都会出现高原反应。这些人对高原反应敏感或高度敏感。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高原反应并不是通过反复锻炼就能克服的。因此,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建议易患高原反应的人群不要继续攀登如此高的地区。低海拔地区健身、登山也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