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鲨鱼分为三种:淡水黑鲨、淡水白鲨和河灰鲨。
1.淡水黑鲨
黑鲨有细长的身体和扁平的侧面。腹部轮廓更加平坦。嘴在嘴的前面,吻端有短须。背鳍高,呈三角形,位于鱼体的中后部。整体形状与鲨鱼相似。体色均匀为黑色,雄鱼体色较深。所有鳍均为深黑色,尾鳍为亮橙色,胸鳍为浅橙色或略带橙色。体长最大可达12厘米。体高纺锤形,长5~6厘米。
2.淡水白鲨
体形两侧扁长,背部明显隆起,腹部圆形,无腹肋。头部扁平呈圆锥形,吻短,鳃膜不与颊部相连。上下颌上密布着弯曲的小牙齿,呈条状。背鳍位于背部最高点,有粗而坚硬的刺。背鳍上背部靠近尾根处有脂肪鳍;胸鳍外缘有发达的硬棘,腹鳍小,臀鳍长,尾鳍分叉,体表光滑无鳞。体背部灰黑色,侧面蓝灰色,腹部银白色。
3.河灰鲨
呈近圆柱形,一般长约1米,头部扁平,中长;尾巴细长,尾椎轴上翘,椭圆形的眼睛,尖而长的鼻子,小而呈三角形的嘴,上唇褶子厚,下唇褶又长又细,牙齿小而多,排列如铺路石。体背部灰褐色,无白色斑点,腹面白色,背鳍2,分离,无硬刺。第一背鳍较大,位于后面,其起点位于胸鳍内角的对面或后面。
扩展信息:
淡水鲨鱼生活习性
淡水鲨鱼生活在底栖,是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和植物以及人工饲料为食,成鱼以水生植物和人工饲料为食。这种鱼非常贪吃,所以生长快,个头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在河流、池塘养殖。培养8个月可增重1公斤。这种鱼胆小,游得很快,受到惊扰时会不断地在水中跳跃。
该鱼耐低温能力较差,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当水温降至18℃时,其摄食量和活动明显减少,水温继续降至12℃以下则开始死亡;生长水质pH值为6~7.2。适应性和食性。淡水鲨鱼的耐缺氧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广,但耐低温能力较弱。适宜温度20~34℃,最适生长水温26~32℃。水温低于18℃时,活动缓慢,反应迟钝;当水温低于12℃时,它就开始死亡。
淡水鲨鱼的食性多样,食量大,生长快。经过四个月的培育,鱼苗(3至4厘米)的重量可达0.6公斤以上。该鱼性成熟较晚,饲养3~4年,体重3公斤以上即可繁殖。繁殖期为4月至9月,为一年产卵一次的鱼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