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历程:四个阶段详解与重要成就

发布时间:2024-12-22 12:03:19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田径运动的传入和发展阶段(1910-1948年)

由于当时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战争频繁,田径运动很不发达,成绩很低。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它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成就:一是引进、学习和发展了现代田径运动。旧中国第一届、第二届全运会(1910年、1914年)田径比赛的组织、程序、规则、裁判、工作人员等大部分都是由外籍神父安排的。田径距离和赛场成绩均采用英制单位。 。 1924年,第三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主办,田径距离和田径成绩的计量均采用公制单位。这些不可或缺的介绍和学习,是我国现代田径运动的开端,也是我国田径史上早期田径工作者做出的重要贡献。其次,女子田径比赛在旧中国第四届、第五届全运会(1930年、1933年)设立较早(1930年设6个项目,1933年设11个项目)。 1928年奥运会开始增设5个女子项目,但1936年只剩下6个项目。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早期田径工作者较早关注和创办女子田径项目,并为发展女子田径运动而努力。这对于一个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统治和影响的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旧中国妇女解放和当今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历史因素。第三,中国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并公开表示拒绝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操赢得了世界的钦佩和赞誉,他是一名中国运动员。树立榜样。

2、第二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阶段(1949-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和提高。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为普及和提高田径运动竞技水平创造了各种条件。比如,增加了大量田径场馆和现代化设备;国家体委和许多省市设立了体育学院和体育部门,培养了大批田径教学、训练、科研、管理人才。建立了多所体校和业余体校(含田径班),大中小学田径运动得到广泛普及和提高,培养了一批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员们开始攀登世界田径运动的顶峰。 1957年,郑凤蓉以1.77米的成绩创造女子跳高世界纪录,震惊世界田径界。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和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新中国成立17年来,我国在男女跳高、跨栏、女子铁饼等项目上培养了一批世界级运动员。 1965年,我国有50多名运动员达到了1964年奥运会田径项目的报名标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田径项目的成绩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这一时期,在国际比赛中,中国田径运动员主要与当时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的运动员进行比赛和交流,与西方田径运动员同场竞技的机会很少。然而,这一时期我国翻译出版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田径专着,也出版了我国田径专家学者的许多专着和论文,并编译出版了一些田径专着。为我国体育院校和部门出版田径教材。田径运动技术教学、训练和学术研究十分活跃,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3、第三阶段,田径运动遭受浩劫,体育水平明显下降时期(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省市田径队被解散,许多田径教师、教练员、科研人员受到批判;田径教科书和论文被否定和销毁,裁判员和运动员的等级制度被废除,一些田径场馆变成了聚会场所、场地,田径比赛几乎完全停止。许多攀登田径巅峰的天才、高水平运动员英年早逝,给中国田径运动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由此,我国与世界田径水平的差距拉大,男女分别落后25年左右。和20年。

4、第四阶段是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并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77年至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大田径工作者积极工作,青少年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运动员们刻苦训练,对科学训练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们有机会参加世界和国际比赛和学术交流。随着体育项目数量不断增多,我国田径运动开始冲出亚洲,走向全球。

1983年至1984年,中国运动员朱建华连续三次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成绩分别为2.37米、2.38米和2.39米。同期,颜红和徐永九打破了女子5公里和1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 1984年,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第23届奥运会。朱建华获得男子跳高铜牌,田径比赛得到24分。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李美素获得女子铅球铜牌,并在田径比赛中获得14分。 1990年第十届亚运会上,中国田径运动员共获得29枚金牌。 1991年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黄志红和徐德美分别获得女子铅球和标枪金牌。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标志着中国田径运动员突破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枚;黄志宏获得铅球银牌;曲云霞和李春秀分别获得女子1500米和10公里竞走的铜牌。 1993年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获得4金2银2铜。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已成为世界田径运动的一支强大力量。 1993年我国第七届运动会,曲云霞以3分50.46的成绩创造了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王军霞以8:06.41和29:31.78的成绩刷新女子3000米世界纪录。和10,000m世界纪录。今年是我国田径运动辉煌的一年。 1994年第11届亚运会上,中国田径运动员共获得22枚金牌。 1995年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项目只有黄志红获得银牌。在今年的国际国内田径比赛中,中国运动员的成绩表现平平或有所下滑。仅在同年10月南京举行的城市运动会上,王军霞长跑的逐渐恢复和新秀江波的出现,就给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王军霞获得女子5000米金牌和10000米银牌。进入前8名的有8名女田径运动员,田径总分41分。男子田径成绩平平。 1997年8月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田径运动员奖牌数为零,令中国人民忧心忡忡。 1997年10月,我国第八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大部分项目成绩明显提高。女子中长跑选手姜波以14分28秒的成绩打破了女子5000米世界纪录。江波等人也冲击并逼近1500米世界纪录,辽宁、山东、河南、云南等地出现了一批新的女子中跑运动员,再次鼓舞了国人。 1998年12月第十二届亚运会上,中国田径运动员共获得15枚金牌。

几十年来,我国有近30名优秀运动员在男女跳高、女子中长跑、竞走、撑竿跳高、三级跳远等项目上创造了世界纪录或世界青年纪录,培养了一批世界级运动员。郑凤荣、朱建华、王军霞、曲云霞等运动员。对运动员影响很大,也造就了黄健、胡鸿飞、马俊仁等一批世界著名教练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