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日常生活审美化.ppt(20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搜索。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1、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2、您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由英国人迈克·费瑟斯通提出。 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流行文化协会大会”上发表题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演讲。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同时,也在把“艺术变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艺术与审美进入日常生活并转化为日常生活。其次,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大生产中的产品和环境,都被审美化了。回顾2001年国内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国内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南京的周显和北京的周显。
2.陶东风。前者从视觉文化转向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后者则从文学艺术研究范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消费社会时代,“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应运而生,其显着特点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趋于美化,视觉愉悦和愉悦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和追求视觉上的视觉美化体验的快感已经越来越成为主流,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阶段?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作者带着探索的问题,引入了后世评论者经常讨论的问题。德国人(周译)和英国人提到的Life概念,暂译为“审美化”。 2001年哲学研究
3.(第十期)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文化视觉转向解读。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普遍化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当今的审美活动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纯粹艺术。 /文学的范围已经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文学艺术必须正视审美普遍化的事实,密切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兴的文化艺术活动,及时调整和拓宽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001年12月,陶东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与文学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建设”上发表讲话。陶东风在2002年《浙江社会科学》创刊号上发表了《日常社会的审美化与文学艺术研究的兴起》以及文学研究的学科反思,并明确将韦尔施(陶译韦尔施)的概念翻译为“美学《》,重申了上述学科改革思路,特别强调了文学艺术的改革。
4、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2002年5月,路阳、张彦冰合译的《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出版。更多的人接触到这个问题,辩论队伍立即壮大。 2003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与文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 2003年第六期文学大赛推出了“新世纪文学理论中的生命论专题”。主张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与西方社会类似,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向日常生活的转化。审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它们在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帮助下变得大众化、民主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蒋文真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审美现实。
5. 但这并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审美现实。城市平民的工资低、收入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农民收入多年来增长缓慢,使得这些所谓的“劳作的绝大多数弱势群体”处于贫困边缘,哪里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美化自己的日常生活?将针对城市居民(准确地说是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城市消费文化描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将其想象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生活美学。现实有点粉饰现实。赵勇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韦尔施等人对西方当前社会形态特征的识别。然而,“当陶东风等学者借用这个概念来指代中国当前的现实时,他们并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必要的研究。”经过清洗和鉴定,这一事实判断的背后留下了一系列问题:日常生活的美学在哪里?
6、是否审美化?谁的日常生活被审美化了?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的深层含义实际上是对现实的粉饰和装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已经不是今天的样子了。古代的中国官员,穿漂亮的衣服,吃美味的食物,盖起有后花园的房子,下班后手把手教琴、棋、书、画等等,这不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谁喜欢这个课题,谁愿意花费精华去研究它,绝对是可能的。为什么“日常生活审美化”突然成为一个话题或话题?大约几个月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艺术系召开了两次“文学研究”“学科反思”会议,提出了文学艺术研究对象“拓展”的问题。一些青年学者想把文学艺术的研究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比如研究广告、美容、美发、模特行走、街头花园、高尔夫
7、体育场馆、城市规划、网吧、迪厅、房屋装修、美女图片。后来,他们在《文学论战》和《文学研究》上发表了两套文章,大肆鼓吹“日常生活审美化”,甚至有些倾向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来取代文学艺术原有的研究对象。 ”。有人更进一步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新的审美原则的兴起。没有功利性的美学,这种具有精神超越性的美学,都是过时的;审美是欲望的满足,是感官的。快感就是高潮的兴奋,眼球的审美等等,“日常生活审美化”“派”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几乎颠覆了原有的文学、艺术、美学。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许多文学、艺术和美学研究者的关注,并提出疑问:这些人想要什么?什么?现在看来,在“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上的分歧,其实是我们所处的时代问题。
8.定位方式的差异。在一些人看来,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消费主义”时代,消费已经成为社会主题。既然消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题,我们自然就应该对消费的对象非常讲究。我们要吃名牌、穿名牌、有高档住房、高档装修、高档游玩、高档休闲,甚至还要有更好的发型和脸妆。当然,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我们需要多加注意。问题是,中国是否已进入消费主义时代?是的,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是的,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但我们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区区1000美元。更重要的是,我国70%到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大多数人的年平均收入只有1000到2000多元。 1000多到2000元是什么概念?去年深秋的时候,我想买一件适合自己穿的风衣。我去了北京
9、本来期待着在五个比较大的商场里用人民币买,但是我摔断了腿,没有买,因为太贵了。每件风衣的价格高达2000元左右。我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住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如果我花2000块钱买一件风衣,就相当于他们一年的辛苦收入了。做了这样的比较,我就放弃了买风衣的想法。那么,任何人都买得起吗?当然,有些人买得起。然而,这些人就是一些年轻学者整天挂在嘴边的“中产阶级”或“白领阶层”,可能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这样一来,如果硬要说我们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那么只有1%的人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对于90%的农民、城市工人和下层民众来说,收入者还没有进入消费主义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
10、田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绝不是当今中国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幸福。他们提出的新美学只是一些都市人的美学,而不是大众的美学,或者用我老师在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的话来说,只是“食利者的美学”。 。主张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纳入文艺研究的人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主张文学的终结。他认为现在是图像时代,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总有一天文学会被图像所取代。文学结束了,文学艺术失去了研究的对象。与其坐等文学终结,导致文学艺术灭亡,不如趁着“文学”、“诗意”仍在广告、美容、美发、街头园林、房屋装修等领域蔓延。场所,拓展文学艺术的对象。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它经不起事实检验,也无法自圆其说。我
11.认为,时至今日,文学虽然已经失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时期的轰动效应,可以说已经被边缘化,但文学依然存在、发展,继续生存并在图像时代发展。我曾经在网上搜索过,发现不仅言情类作品不断发展,反腐廉洁类作品不断发展,历史题材的作品也不断发展,包括一些所谓的纯文学,比如杨绛的《 《我们三个》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已经印刷了数十万册。我从不相信文学会终结。文学永无止境。因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场域,语言艺术的心理意象和内省特征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替代的。图像给读者某种确定性,而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往往是一种与个人经历相关的内心感受。就像我们读《红楼梦》时一样,根据自己的经历,你也会有自己版本的林黛玉。
12、根据我的经历,我心里有林黛玉。这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内心视野是非常珍贵的,我们往往愿意一生珍藏在心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看电影或电视剧《红楼梦》。很多作家的作品之所以不能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就是因为文学的某些魅力无法改编。一旦改编,独特的魅力就会被破坏。因此,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文学人口永远存在、不断增长,文学不会像一些后现代的轻狂学者那样就终结了。文学群体既然存在,他们的需求也就存在,文学总会有新的太阳。那些等待文学终结的人必定是徒劳的等待。由于文学存在,文学艺术的对象就是文学事实、文学问题和文学活动。文学和艺术可能会随着这些事实、问题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它永远不会放弃文学而转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童庆兵,中国读书报 2005 年 1 月 26 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