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有人说
她越来越好吃了
它美味、艺术、家乡。
她正在成为
那些能看见山、看见水、记住乡愁的人
幸福的家
“光艺术生态走廊自开放以来,短短两周内就吸引了超过4万参观者,各网络平台点击量已突破亿次,可以说是真正红了圈子。” 3月25日,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石石光艺术生态走廊的各个点,感受浙西小县城散发出的“艺术风采”。
油菜花田变成了“舞台”,树林变成了“剧场”,水闸门变成了“美术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知名青年艺术家、设计师扎根龙游乡村,充分发挥文艺集聚效应,以当代艺术赋能乡村建设,以审美滋养乡村文化,创造更多40多个“充满活力”、“接地气”的文艺地标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城市文艺气息。通过艺术乡村建设的强大“引擎”,小县城聚集了“巨大人气”。
石石光艺术生态长廊只是龙游“艺术乡村建设”中茁壮成长的幼苗之一。溪口“泥艺馆”、大雁门历史文化区、展家镇蒲山村……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正在龙游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蓬勃发展,让乡村发展有了更多可能。近年来,龙游县通过开展“艺术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以文艺因素盘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让村民富脑子、富口袋,探索一条文学艺术道路。造福人民、享受人民的道路。
让艺术重新融入乡村、融入农民生活,培养和提升农民的艺术素养,进而为乡村振兴铸造灵魂,让本土艺术开花结果。 “我们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推动文艺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文艺活动,惠及群众。村民作为乡村的主体,曾经文学艺术的火花被点燃,必将燎原之势。”龙游县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五年来,该县结合城乡资源,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结合农历谷雨、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精心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400余场,观众超过 50,000 人。这里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 “通过文联牵线搭桥,我们与中国美术学院对接,艺术家和村民共同完成了村里70多间房屋的彩绘。此外,村里的全天候文化活动“她的魅力每年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展家镇蒲山社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黄伟民高兴地说。
此外,龙游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也让乡村提供了艺术的契机,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和推动创作的资源。位于溪口未来村的中国乡村摄影艺术中心(泥画馆)是由废弃乡村水电站改造而成的中国乡村摄影艺术中心。
旨在挖掘、呈现、研究、收集乡村题材影像,包括纪录片、影像装置、口述历史以及各类乡村书写文本等,展示一批优秀的中国乡村影像作品。 “过去,这里维护和储存水电站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如今,艺术家们在这里集结力量,通过高质量的展览释放自己的艺术理想,让乡村的文化根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源泉。 ”创始人付勇军表示,希望通过美术馆探索乡村意象的更多可能性,用艺术行动回应当下“艺术乡村建设”的浪潮。
“‘艺术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美化’乡村,更重要的是盘活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乡村发展的资产。”县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游县将继续充分动员、发挥自身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推动“乡村文化在行动”深入发展,让更多乡村成为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乡愁的幸福家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