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城市均已完成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但规划的实施仍需诸多配套措施——
乡村旅游:规划“发布”后需“落实”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近日正式印发,《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期,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监管和服务作用。目前,全省17个地市已全部完成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如何落实规划是检验规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焕新”
去年以来,我省乡村旅游利好因素充足。 《国家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了产业导向,鼓励全民休闲消费。同时,乡村旅游已纳入全省重大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一年来,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乡村旅游发展在全省农村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些地区按照农业结构调整优质产品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的理念,积极推动农村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烟台西桃张村以莱阳梨品牌发展采摘旅游。去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3000万元,是莱阳梨销售收入的三倍。临沂一些地区乡村旅游收入占当地GDP的20%以上。
游客期待在乡村“见山、见水、记乡愁”。这使得以乡村旅游为基础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最佳看点。微山湖红莲湿地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再现了“荷叶触天无限碧,荷花映日红别样”的景象;烟台牟氏庄园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修复;六月沂源六伏羊节等四十七项民俗活动整理恢复,在年初的“好客山东”跨年晚会上大放异彩。
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入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烟台市马家沟村、威海市烟墩角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管理村街道整洁,乡风文明,绿树成荫,花果飘香; 2000年潍坊市惠渠镇乡村旅游度假区剩余人员从事乡村旅游管理服务,占劳动力总数的75%。他们在附近买房,住在附近,成为当地公民。
支持重点既是好处也是“痛点”
数据显示,去年我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15亿人次,实现收入1080亿元。与2012年相比,各项数量和质量指标都有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特色村落、农家乐经营、接待能力等指标与省政府乡村旅游振兴规划提出的2015年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此次国务院印发《意见》,从规划引导、财政金融支持、智力支持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重点要求。但与此同时,这些支持方向虽好,但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痛点”或风险。地点。
记者近日从省旅游局获悉,全省17个地级市乡村旅游规划和环城休闲带规划全部完成,134个县城乡村旅游规划也将于9月底完成。规划的出台,让很多村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落实情况是检验规划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记者了解到,该规划的落实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一些已经出台的规划,尤其是建设用地方面的规划,让很多参与者都感到难以操作。此外,近期也有业内人士对乡村旅游规划同质化趋势表示担忧:乡村旅游遍地开花,需要创新规划思路和理念。
“标准化”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
今年以来,记者走访一些乡村旅游点采访发现,除了“双改”等扶持政策、双改设备设施外,一些村庄“观望、靠望”心态严重。已沦为“时尚”。一些企业主坦言,“双改”改善了“面子”,但水源不足、污水处理等更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为此,我省更加注重利用标准化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省、市、县三级资金为“双改”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2013年,236个村4700户通过验收;今年,528个村的8743户通过了初审。为解决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意识差、管理服务水平低的问题,我省组织了首批919名乡村旅游领军人物赴台学习;截至上半年,已有超过10万名员工接受了免费培训。
在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一些村庄,村民与外来经营者对于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存在分歧;在发展模式等基础性问题上,需要更多专业机构参与。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已成为中流砥柱,或缺乏强大的当地市场支撑,或与邻近村庄发展差异过大,导致交通可达性提升遇到障碍等问题,后续发展乏力。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了解到,省旅游局将结合《意见》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积极与住建、国土资源、交通、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沟通水利、海洋、渔业等部门将与民政、体育、卫生、教育等部门合作,努力消除各地乡村旅游规划实施的障碍,尽快转化为实际的市场热点。
本文所载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版权归大众日报集团及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法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