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2023年落成 多位艺术家捐赠作品丰富馆藏

发布时间:2024-12-11 21:03:14

2月10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李金坤,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方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画院院长兰先生在广州美术馆签署作品捐赠意向书,确认捐赠意向。

广州美术馆馆长王平表示,广州美术馆新馆(广州美术馆)将于2023年竣工,他希望通过此次收藏艺术品,进一步丰富收藏体系,为为未来的高质量展览和学术研究提供支持。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征集的艺术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漆画、插画、漫画、综合媒体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类别,优先考虑历史悠久的作品。 、艺术和科研价值。能够填补现有收藏体系的重要作品,重点关注近年来活跃在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以及具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为保证藏品的艺术价值,博物馆将邀请文化博物馆界、艺术界和各专业协会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负责对藏品的评审。

据悉,除了签署意向书的三位艺术家外,不少艺术家经过前期的积极走访,也表达了向广州美术馆捐赠的意向。在接下来的收藏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收藏线索,与收藏家和艺术家进行深入交流。

“公共收藏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水平的重要方面。”李金坤表示,丰富公共收藏可以有效推动地域文化高质量发展。

方涂认为,以广州艺术博物馆新馆为代表的广东新一批文化场馆即将竣工开放,公共藏品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对于推动文化名人成为文化大师、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和意义。

各个年龄段的人们纷纷捐款

藏品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生命。开馆66年来,广州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已收到近250名鉴赏家、艺术家及其家属、港澳同胞、外国友人和社会公众的近200笔捐赠。捐赠的作品占总藏品的近百分之七。变得。

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美术馆)的藏品以中国历代书画为基础,以岭南绘画为主,兼顾其他类型的艺术品。目前藏品已达33000余件。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杨泉、荣庚等鉴赏家捐献珍品,丰富了广州美术馆的古代书画收藏。

2000年,广州美术馆迁至麓湖,更名为广州美术馆。关山月、李雄才、杨善深、赵少昂、杨之光、赖少奇、廖冰雄、马思聪、欧初等著名艺术家及其家属捐赠了大量杰作。 ,完善广州美术馆岭南作品收藏体系。

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广州美术馆)建设期间,藏品捐赠征集取得成效:2016年至2021年,尹继昌家族、刘继荣家族、黄般若家族、欧阳家族分别进行了捐赠,捐赠数量较多。四个项目捐赠的1200余件作品全部入选当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作品收藏捐赠奖励项目”。

“宏伟的广州美术馆新馆落成,必将成为广东广州的一大文化盛事,广州美术馆新馆将成为广州最美的文化艺术名片。”林兰透露,母亲苏花和兄弟姐妹苏家芬、苏家杰、苏家芳、苏小花以及奶奶吴丽娥已经挑选了数十件作品捐赠给广州美术馆新馆。

“希望艺术工作者支持新馆的捐赠和收藏工作,擦亮岭南文化地标新名片,助力广州文艺高质量发展。”林岚说道。 (更多消息请关注羊城学校)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