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中方县黄山冲,金色的稻田和驶过的沪昆高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饶一春 摄(图片中国)
不久前,施工人员正在安九高铁庐山站对五九铁路正线进行回调施工。
胡国林 摄(图片中国)
纵观中国地图,从中白山黑水到彩云以南,从中原腹地到江海之滨,它们正被高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高铁就像一条充满活力的“动脉”,以速度重新定义时间,以连通不断改写空间。翻山开路、架水架桥的传奇,描绘了新时代铁路发展的新画卷。
速度的提高让生活的选择更加丰富。 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十多年后的今天,“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已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已初具规模。高铁覆盖全国92%的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纵横有“一日尽尽江南风光”的诗情画意,有“京广线纵贯南北”的雄伟气概,有“连接江南”的豪迈气概。 “山到海,过五岭”……四通八达的高铁成线相连。网络正在形成,向大都市地区、城市群吹来一股流动之风,“同城时代”、“双城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
服务的提升让出行体验更加美好。过去,铁路出行常常需要排长队买票、排长队上车,旅途漫长而难以忍受。如今,动车组列车占铁路客运量的70%,复兴号动车组已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网上购票、网上选座、刷脸识别快速入场、手机预订特价餐食……“说走就走”的高铁出行不仅更快,还有更细致周到的服务。车窗外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车内宾至如归,心情愉悦。 “高铁游中国”的火爆无疑是铁路服务升级的生动记录和真实写照。
不忘包容,交通发展更有温度。高原动车组全部连接上供氧系统,驶入青藏高原,让藏东南的湖光山色闻名于世。铁路扩建为当地发展注入动力;耐低温、耐冰雪的高寒动车组,与最东高铁相得益彰。在关键路段,纺车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希望。截至去年底,1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个县进入高铁时代。巨大变化的背后,始终藏着一股温暖的情怀:全国仍有81对公益“慢火车”低价运行。一系列“市场巴士”、“学习巴士”连接山内外,满载着生计,驶向希望。速度与温度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均衡发展的双重维度。
时间是变化的尺度,空间是变化的参照。时间和空间为证,见证着发展的跨越。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如今已经领先世界。俯瞰山水,“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越来越密。这流动的中国风景、这张美丽的中国名片,正在更好更快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期待,推动我国成为交通强国。美丽的蓝图变成了现实的图画。
《人民日报》(2021年9月16日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