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九华山风景区四季美景与清新气质吸引游客,体验18°C夏日清凉

发布时间:2024-12-16 02:03:19

九华乡老田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其他事,便是人间好时光。”南宋诗人惠开的这首七言绝句被改编成热门短视频,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们追求的旅游情感价值。而九华山以其鲜明的四时景观和清新脱俗的气质,成为很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今年上半年,九华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505.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09%,旅游收入66.77亿元,同比增长23.22%,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这就是九华山,一个动静皆宜的地方”

炎热的夏季,如果你厌倦了“空调房”的生活,不妨来九华山体验一下“18℃的夏天”。乘坐华泰景区索道,走到半山腰,从通风口吹进车内的风开始变了。一阵凉爽的山风吹来,夹杂着淡淡的松竹香味,让人感觉很舒服。当我们到达山顶,走下索道时,我们感受到了四周的凉爽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还是‘正经’的三伏天吗?”

栈道上,游人络绎不绝。很多人扶着栈道的栏杆,看云朵翻滚,放松身心。 “温和”的阳光让他们停下来“沐浴一会儿阳光”。

“天空蔚蓝如洗,山林葱茏,棉花般的白云飘浮在眼前,每一帧都仿佛加满了滤镜,就像宫崎骏的漫画反映在现实中一样,真是太棒了。”令人震惊。”来自河南的游客 唐静第一次来到池州时,就被九华山的夏日景色所惊叹。

“这里就是一个天然氧吧,每呼吸一口空气都让人心旷神怡,气候宜人,非常舒适,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昆明。”来自云南的游客吴子奇表示,下次一定会介绍更多的亲朋好友来此。快来九华山游览吧。

如果说山注重“修身养性”,那么山脚则“生机盎然”。

今年夏天,九华山老挝古村夜市音乐美食嘉年华精彩举办,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在保持去年老挝花花乡村音乐会“热度”的基础上,今年九华山又增添了新元素。音乐会将与美食“携手”,打造一场多彩、芬芳、动感的狂欢盛会,实现文旅消费场景。升级。

今年以来,九华山风景区大力推进山山协调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让景区更具吸引力。 “我们抓住赤黄高铁开通、暑假、端午节等重要时刻,推出‘九华旅游促销季’等优惠政策,持续开展亲民消费旺季、5.19中国旅游日、东方精选、夜游非遗展演、百场景区百场黄梅唱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赵良贵说,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文化旅游处处长。

近年来,九华山还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不断推动游学游、地质公园亲子游、探险游等旅游产品更新升级。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营销推广,使景区在旅游市场上持续保持竞争力。

“这就是内外兼修的九华山”

今年4月26日,赤黄高铁正式开通。九华山与省内外游客的时空距离变得更加紧密。景区已开通九华山站至游客服务中心的直通车。人们来九华山登高祈福,观景变幻。更方便。

“赤黄高铁特别是长三角环线的开通,让我们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去九华山‘即走即走’变得非常简单。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还为我们游客提供了很多周到贴心的服务,为这次旅行增色不少。”来自苏州的游客陈海滨说道。

到达九华山游客服务中心,一座全新的立体停车楼映入眼帘。旁边,一个超大的停车场停满了车辆。 2022年底,九华山风景区投资3.5亿元启动九华山交通换乘中心功能提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立体停车楼、地面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改扩建等项目,集游客换乘、咨询、智能化服务于一体。

“我们引入了很多智能技术,让游客更方便地停车,我们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标志,让游客更容易快速到达目的地。”游客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蔡文龙表示,目前停车位已从不足2000个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个,实现每小时接送5000人次以上的目标。此外,配备大量充电泊位,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游客对景区的满意不仅来自于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更来自于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

去过九华山多次的游客一定会发现,现在的九华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干净有序,而且高端、有档次。去年11月,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投资逾2600万元启动九华街(太白书店节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致远寺-芙蓉桥-太白书店沿线区域进行整治-龙泉宾馆及其周边环境。

“我们围绕打造‘最干净景区’目标,对标‘坐地’标准,重点抓好芙蓉大桥、水库节点改造、太白书堂节点、太白广场建设(包括天池)景点、闽公宫梯田景观、标识标牌、人行道拓宽等景观改善(改造)工程,努力为游客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环境资源局党委委员徐文杰说。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保护部.

今年以来,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启动了一批涉及基础设施、旅游、民生和社会事业的重大项目。建立旅游投诉先行补偿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真正把九华山变成现实。 “内外兼修”。 “我们莲花志愿服务队获得了‘迎客松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称号,这是对我们志愿服务的极大认可,也必将激励我们今后做得更好。”赵良贵说道。

“这就是九华山,村庄美丽,人民富裕”

九华山不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一个每年接待游客近千万的“超级IP”。不仅“点燃”文旅消费市场,也带动当地乡村加速振兴。

郑寒冰是九华山人。早年,他做纪念品生意。这些年来,他看到随着九华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村民都做起民宿生意红火,于是他萌生了转行的念头。想法。在九华乡客村,他创办的民宿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很多外国游客已经订房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郑寒冰将自己的民宿命名为“关山屿”,希望为客人营造一种诗意浪漫的感觉。 “如果未来利润继续提高,我想开一家分店。”

截至目前,九华山景区民宿数量已超过300家,在提供特色住宿功能的基础上,不少民宿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推出了生态观光、养生保健等“民宿” 、体育休闲、文化推广。 ”产品,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九华山风景区形象和旅游品质的不断提升,也促使和美乡村建设步伐加快。走进九华乡老田村,碧水蓝天、荷叶田、古色古香的民居星罗棋布。一幅充满江南韵味的山水画出现在你的面前。

“在推进和美乡村品质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当地情况,实施玉带河沿岸环境整治、古迹修复、景观照明工程等‘微整治、精细化’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条件,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老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朝华说。近年来,该村还引进善本手工、南山琴社、古瓷咖啡等20多家企业,举办“九华戏园”、花卉节、晒节,让老田村乡村旅游频频“出圈”。 “今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7.74万元,同比增长43.4%。”

据了解,今年,九华山风景区新建了省级和谐村中心村。此前批复的3个省级和谐村中心村建设进度接近90%。上半年,全区农村服务收入和工业收入占村平均经营收入的64.8%,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明显拓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领头羊”,九华山风景区将继续率先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的方针,积极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区建设和健康旅游目的地,不断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佛教商业化治理先行区、文旅融合示范区三大重要增长极,以“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大黄山”建设为极点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拉动旅游消费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全力谋划、招引、建设,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旅游消费升级。创建世界一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景点。”华山风景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金刚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