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六十年录像带变迁:从封闭到开放,互联网与科技如何改变中国娱乐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18 02:03:20

盘点:60年的娱乐生活与娱乐载体的演变——录像带(图)

新浪娱乐2009.08.0412:11

录像带

六十年,是中国新生命的第一轮;如果我们从更加以数据为导向的世界角度来看,那是二十世纪上半叶 十年的新时代。

对于地球村的居民来说,1949年到1999年这50年恰好是战后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分裂和技术爆炸的时代。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互联网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六十年被历史性的改革开放一分为二。前三十年的相对封闭和后三十年的快速开放,都体现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功能载体上。 ,中国人可以同时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连接,分享幸福。六十年前的人们会想到,今天的子孙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电影,在街上随时用手机听音乐、听广播,甚至看电视。

科技的几何级数承载着古老的娱乐活动,也催生了新的娱乐方式,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无法想象再过六十年娱乐圈会是什么样子,也没必要想象。下次总结的时候,可能就不需要像我一样在键盘上敲出来了。董明/文2009年7月29日巴黎发表

音乐

音乐作为最古老的娱乐形式,一直是人们追求快乐最直接的方式。中国很早就引入黑胶唱片,EMI等大公司在上海、天津等较早开业的城市设立了办事处或分公司。随着音乐载体的演进,中国年轻人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消费,最大份额的内容和设备可以实现本地化。六十年前的民间音乐和戏剧被统一为全国流行的样板戏,然后被各种流行音乐所取代。旧的电唱机早已放在博物馆里,卡带还在垃圾桶里,中学生们都带着最新款的iPod……似乎只有广播电台保持不变,偶尔播放着怀旧的金曲,这让父母叹息。

音乐载体1-黑胶唱片

老电唱机和黑胶唱片现在都可以归入古董收藏,细长的针下能听到沧桑的声音。就像电影里的场景一样,这些玩意在解放前只有达官显贵和富有的买办拥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昂贵的电唱机、黑胶唱片并没有普及到普通家庭。只有极少数来自高知家族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和戏剧爱好者还保存着那些没有被砸碎的东西。积满灰尘,存放在阁楼里。 20世纪80年代重新发现的藏品只能算是我青春时代的回忆。偶尔和老朋友一起喝酒吃饭,吱吱作响的唱片旋转起来,散发着从未有过的青春气息。

黑胶唱片并未大规模流行,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海外已被​​盒式磁带取代。由于唱片体积较大,远不如卡带方便携带,每面录制的歌曲数量有限,节目也比较复杂,电唱机价格昂贵,不易携带,使得这种原本应该进入的常见娱乐设备很久以前,中国人的家。它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摆设,怀念时代,只为回忆。

音乐载体 2 盒式磁带

对于中国人来说,卡带就相当于流行音乐的代言人。因为它的出现正值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临界点。就像黑胶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老电影歌曲和京剧一样,磁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邓丽君、迈克尔杰克逊和童安。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双卡录音机和磁带成为家庭必备物品,与电视机一样占据了生活中最娱乐的角落。盒式磁带价格便宜,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可以随意撕开。在国外,例如日本,磁带与索尼随身听一起出现。在中国,由于条件所限,盒式录音带大多是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十几年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你仍然可以在大学校园里看到戴着耳机的人,以及齐腰的年轻人。

那时的卡带种类繁多,不仅有流行歌曲,还有古典音乐、戏剧、相声,甚至还有外语听力教材。都是很受欢迎的,可以说是既娱乐又学习。通过卡带,港台歌手的歌曲传遍全国。几百万册的销量不是后人能够弥补的。盗版随之而来,人们乐此不疲。盒式磁带流行的时代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作为一艘航母,虽然寿命比国外短了一半以上,但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当它被CD取代时,它是一个光荣的退休人员。

音乐载体3-CD

CD带来的技术创新来自于音乐的数字化。这是后来MP3出现的前兆和技术储备,也是唱片概念的最后一步。 CD是激光光盘,刚诞生时可以算是唱片的一种。早期并没有考虑到以后会被电脑捕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CD的巨大优势立刻使其脱颖而出,彻底终结了黑胶唱片和卡带。具有立体声曲目且能够存储更多内容的CD出现后,立即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目标。它们比 CD 更容易播放而且更便宜。时至今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CD仍然是音乐爱好者的普遍行为。 CD带来的良好音质使得它存在至今。如今,歌手大多采用这种形式来发行不同的专辑。拥有一张由喜爱的歌手签名的CD一直是许多人努力实现的目标。虽然硬核玩家仍然怀念卡带和黑胶唱片的模拟音效,但对于 90 年代出生的新一代来说,音乐就等于数字,一切都可以变成 USB 闪存盘上的数据。

CD与高端音响相匹配,这也是它没有被MP3取代的原因。高品质音频的享受对于追求效果的发烧友来说是不允许有丝毫缺失的。 CD也是压垮唱片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至少它还有精美的包装,优雅的封面设计,可以贴着价格标签放在货架上。一旦CD沦为无形数据并在互联网上无声无息地传播,没有人能够与音乐载体的革命抗衡。

随身听

是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用于采集、录制和播放声音的器具。早期像索尼、爱华JX505等JX系列、松下等;后来的CD、MD、MP3、MP4、cmmb数字移动电视等,其特点是携带方便、袖珍、可以通过耳机播放声音,属于电子产品的一类。该词最初源自日本索尼公司(Sony)的一个品牌,中文名称由“索尼”改为“索尼”。 最初只有收音机、磁带播放或录音的功能。由于体积小,可以挂在腰间,多为年轻人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品种也很多,有CD、MD、MP3、MP4等类型。 市场由创始人索尼统治了25年,之后该市场逐渐受到MP3的侵蚀,并被苹果的iPod取代成为市场份额第一。

音乐载体4-Mp3

MP3对前三种媒体的突破来自于音乐本身的非物质化再现。在这种技术下,音乐再次成为一种可以随意复制、几乎不需要成本的非实体。没有任何CD和盒式磁带是可以放在手里摸得到、尺寸看得见的。人们突然发现,价格只是音乐的道德标准。 MP3 是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它采用一种算法来阻止人的听觉识别被丢弃的音频部分,从而大大减少音频数据量并且容量极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MP3 文件的音质与原始未压缩音频相比并没有明显下降。然而,一旦通过组合扬声器等高品质扬声器播放MP3,MP3的缺点就会再次暴露出来。但有一天,这一损失将通过技术手段挽回,MP3的后继者将能够承受。

MP3的出现,真正将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尺寸缩小到迷你尺寸。它们可以藏在口袋里,形状多种多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旅行时听音乐的需要。随着MP3的兴起和普及,苹果iPod的份额成功击败了称霸数十年的索尼。 MP3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可以存储在电脑、手机等终端上。即使后来推出MP4甚至MP5,MP3在中国仍然很受欢迎。由于MP3带来的概念挑战了版权,盒式磁带和CD都无法完全消除的残余价值很容易被互联网抹掉。革命性的“免费”是MP3的最大特点。该播放器可以集成到手机和掌上电脑中。未来六十年,它将真正成为古唱片业的掘墓人。

音乐载体5-收音机

早在电视诞生之初,就有人预言广播将消亡,但几十年后,最流行的歌曲仍然从广播中传出。从黑胶唱片到MP3,从商场买唱片到网上下载,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费来拥有一首音乐,但只有这种免费聆听,几乎没有改变,也没有消失的迹象。 。

无论是六十年前放在书桌上的老式电子管,还是三十年前少年宫组装的半导体,都在用同样的方式“无私”地向人们传播音乐。现在走在路上,当我厌倦了耳机里的MP3时,我仍然会打开城市的FM电台收听最新的单曲排行榜,这让我有与世界交流的热情。快速、新鲜、免费,这就是广播电台在一百年后仍然强劲的原因。主持人还是和几十年前一样,打个单,发几条评论,接几个电话。他的生活态度非常随性、简单,充满活力,音乐也是如此。

电影

电影的角色曾经被政治化,超越了更为古老和简单的音乐,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娱乐文化。黑白故事片和露天电影院已经成为那一代人的记忆。 20世纪50、60年代,一个大院子,几个单位的大人和孩子,熟悉的电影和明星,还有背台词的共同记忆。在物质资源并不丰富的时代,兄弟国家的“老电影”只是共同的记忆。这种纯粹放弃任何生意的传奇,已经成为小崔美好的回忆。

薄膜载体 1-薄膜

20世纪60年代到1970年代,电影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内地涌现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影,比如谢晋导演的作品。这一时期,城市里的人们仍然可以在电影院、剧院观看电影品质的电影、配音片、日本电影等。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人们来说,露天电影是与同时期的黑白电视并存的独特记忆。 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热潮可以从《大众电影》杂志的销量和参与百花奖的热情中得到体现。对于电影导演来说,观众热情高涨的美好场景再也没有出现过。

除了电影之外,当时的人们看不到其他形式的电影。后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城市和乡镇的电影院不断倒闭。然而,1994年,内地开始出台票房大片分流政策,其中以《泰坦尼克号》的出现影响最为深远。电影院及其电影服务业得到复兴,中国电影借此机会跟上了世界潮流。 。时至今日,电影仍然具有高清电视或高清(HD)拍摄无法超越的质感和影响力。很多人坚信,电影永远会回归银幕和胶片。

胶片载体2-录像带

能够挑战电影地位的是电视,但中国的情况与当年的好莱坞危机不同。准确地说,是电视挑战了电影的娱乐形式,而掏空电影院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街头大大小小的录像厅。 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在中国迅速普及,与电视机配套使用的录像机也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个时候,电视节目并不多。它可以弥补电视的单一缺点,可以用来看电影。这非常实用。录像带在不同的人之间流通、借用,互相复制、复制。读出磁带的情况并不少见。一方面,这也是内地电影放映数量和电影内容跟不上观众的表现。自然,人们不得不寻求更便捷的方式来观看更多新颖的电影,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受当时香港电影繁荣等因素的影响,录像带领域基本保持着以香港电影为主体、外国电影为补充的观众接受模式。很多人都是从录像带中认识吴宇森、徐克、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的。大多数人不会费心去认导演,他们只是想得到一些令人兴奋和好看的东西。总之,录像带、录像厅的美好时光在中国持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后被VCD终结了。由于没有视频租赁商的强烈反对,其被淘汰的阻力比国外要小。这也算是给中国观众带来的福利了。一个祝福。

电影载体3-VCD

数字技术带来了CD、LD、VCD。 20世纪90年代初,数据压缩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影视技术的革命,盒式磁带和录像带迅速被淘汰。 VCD格式最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视频信息存储在光盘上,比录像带更方便携带,而且图像和声音质量也不错。中国企业也追上了VCD的潮流。马利达、仙客、步步高等品牌纷纷展开大战,版权问题暂且不谈。总之,VCD迅速占领了中国大陆市场。其背后依然是无数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其中大部分都是盗版,满足了新一代影迷的渴求。

与20世纪80年代录像机的高昂价格相比,以90年代后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家购买VCD播放机更加容易。影厅老板注意到了,赶紧购买了一台VCD机,依然能吸引各年龄段年轻人的频繁光顾。无论VCD是1.0还是2.0,分辨率实际上远远不如后来的DVD,甚至比VHS格式录像带也优越不了多少。但随着家用VCD的普及和盗版光盘价格的一再下降,片源的丰富终于培养出了固定的消费群体,为真正的数字DVD时代奠定了群众基础。

电影载体 4-DVD

与欧美从录像带直接进入DVD时代不同,中国人也经历了短暂的VCD时期。敏锐的商家抓住了这个机遇,在全国催生了看DVD的消费习惯。从表面上看,DVD在质量上取代VCD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容量更大,音质和清晰度更好,而且价格也不贵。但在DVD推广方面,中国人还面临着另一个隐形障碍——版权和分割。当然,最终这种担忧并没有成为实质性的威胁。中国版权的加强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在盗版者手中,这个技术壁垒毫无用处。这一次,中国人终于可以和欧美消费者同时享受到及时娱乐的电影了。在暂时无视版权限制后,弥补了中国影院与欧美影院长达数十年的隔阂。

从D5到D9,再到统一未来趋势的蓝光格式,DVD的容量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最真实的享受。家庭影院的概念已经普及,各种音箱、功放、高清电视或投影仪与DVD机搭配,让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影院上映之前就直接进入家庭。另一方面,庞大丰富的片源也培养了一大批眼光独到、电影无数的铁杆影迷。他们对购买和收藏 DVD 或电影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交流DVD选购经验、选择厂家品牌、观看大师精彩片段,补充专业知识。国外DVD制作商对老电影的挖掘和整理,通过国内消息灵通的盗版商,直接培养了一支不同于普通观众的“菜品爱好者群体”。其中,专家已升级为业余影评人。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优势,他们再次发现了电影作为娱乐文化的延续性,间接推动了影院票房的潜力。

电视

与电影和音乐这两种早在解放前就进入中国的娱乐形式相比,电视的新发明晚了半个多世纪。毕竟,作为一项新的“发明”,连列宁都无法预测这种媒体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取代电影的传教性和娱乐性地位。电视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58年成立的中央电视台试播。当时的中央电视台仍称为“北京电视台”,也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电视价格昂贵。尽管建立了一系列省级电视台,但电视机在中国仍然被认为是“稀有且昂贵”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实在是浪费钱。 20世纪80年代初左右,中国街头巷尾上演着人们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的场景。对于大多数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这是一段珍贵的记忆。发光屏幕的13英寸电视打开了一个一直封闭的国家。长门。

电视载体1-黑白电视

尽管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研制出了自己的彩电,彩电也开始正式试播。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才在中国普及。 20世纪80年代,由于政策变化,从香港等地走私进来的电视机开始出现在中国大陆。此后,国产进口电视机开始到处出现。人民收入逐步提高也取得了成效。电视机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家用电器。整个过程并没有花很长时间。

许多人都会记得电视机出现在社区或城镇中的轰动效应。在很多人看来,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当代场景了。那时的人们缺乏娱乐​​手段。这一时期,黑白电视仍然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人都记得,黑白图像总是有雪花、噪音和波浪图案。与黑白电视相关的记忆还包括电视接收的频道太少,而且许多节目只在晚上播出。东芝、三洋等日产电视机纷纷涌入大陆,带来了他们的电视剧和动画片。在中国观众的记忆中,“一休兄弟”和香港的“上海滩”是那个时代的关键词。

电视载体 2 色电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彩色电视机逐渐普及。对于70后来说,家里有没有彩电已经成为孩子们比较的话题。直观地说,彩色比黑白看起来更好、更真实。但当时,彩电在各大城市的普及率仍然不高,直到20世纪90年代,情况才逐渐好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以长虹彩电等全面替代金星等电视品牌为标志。电视机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低,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实惠,完全是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背投、等离子、液晶电视等高清彩电技术正在迅速成熟。相对于物价和工资,一个家庭买两三套很容易。

彩电的蓬勃发展还包括卫星传输等手段的引入。 “去星星”是当时的一个热词。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和省台全部开通卫星,以往信号差的偏远山区也能享受到电视节目的乐趣。随着无线电视向有线电视的转变,各地电视频道的数量不断增加。省地方台已经开始分离不同频道,节目播出时间不断延长,甚至全天24小时播出。整个20世纪90年代,电视业确实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可供选择的选择越来越多,电视及其节目的特殊时代色彩逐渐褪色。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彩电,人们不再有以前的兴奋。许多人都有回家后打开电视的习惯,而不注意电视上正在播放的内容。等待节目播出、赶回家看电视的疯狂精力再也找不回来了。

电视载体3-网络电视台

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技术革命,电视节目点播已成为必然。这种更容易让观众主动选择的方式,也拓宽了电视台的传播渠道,加速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悄然改变了电视的内容和目的。不少地方省市的娱乐节目通过门户网站和各自的视频网站同步休闲节目。主人永远不会忘记随时添加提醒,因为互联网带来的互动性远高于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者。及时获得电视观众的反馈是电视节目策划者最关心的。通过网络评论可以获取持续关注信息,电视台也可以通过引导网络热点来吸引观众的关注。电视视频的突破不再是传统观念中图像清晰度的提高,而是观念上改变了电视台与观众的关系。

借助PPS等电视/电影软件,电脑已经集成了电视的基本功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完全可以超过无线/有线接入信号。近10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电视娱乐产业形态的变化。 10月1日,世界任何角落的中国人都可以同时观看北京的庆祝活动。笔记本电脑中的图像无需额外付费。这给观众和电视台都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商机。电视在家里变得更大,在外面变得更小,从而实现差异化和融合。

综合载体-互联网

六十年来,中国凭借伟大的发明才得以真正与世界同步。互联网扩大了娱乐范围,使其变得及时、互动,超越了地域和语言。各种娱乐形式最终都化为无数的0和1,被全国人民所使用。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人口数量。人们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听到和看到的一切都放在网上。无论是相对年轻的影视,还是古代戏剧、音乐、文学,互联网在承载娱乐的同时,也在发明新的娱乐方式,融合旧有的方式,模糊了它们的流派界限。通过互联网,娱乐可以传输到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各种终端。无线技术的广泛覆盖,让人们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观看电影、电视、听音乐。由于中国的网络建设不需要更新第一代设备,早期就迅速赶上了欧美国家,并以廉价的方式快速发展,基于庞大的网络人口基数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也提供了更丰富的娱乐资源。

董明/文2009年7月29日巴黎发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