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回顾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文学这个“印刷时代”的宠儿逐渐被边缘化。然而直到今天,已故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始终拥有广泛的社会各界读者,并引发了经久不衰的“路遥热”现象。
为什么英年早逝的路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学生活?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用生命构建的文学世界,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照亮了无数人前进的道路。
“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抄写员’的功能”
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新时代伊始,当许多作家还沉浸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时,青年路遥将目光转向了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关注了社会小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社会底层。中篇小说《人生》历时三年、三次修改,最终发表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上。
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于路遥对自己兄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中国农村有志青年的关心。他写了一部关于“城乡交汇处”年轻人命运的小说;这也标志着他摆脱了“伤痕文学”,以“反思文学”的创作模式,开始在新时代更早地回归现实生活,开展“重新发现人”的探索小说。小说重点描写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敢于与命运抗争却又自私的“圆型人物”。这部小说在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生活的深度和人物的复杂性上超越了同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从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人生》出版后,取得巨大成功,于1983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一奖项真正奠定了路遥在新时代文坛的地位。
现实主义小说《人生》的巨大成功给路遥带来了辉煌,但他却突然从成功的喜悦中退出,开始专心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踏上更加艰辛的文学征程。路遥最初将这部小说命名为《走向大世界》,他决心将这份礼物献给“他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他将小说的基本框架定为“三部分、六卷、百万字”。他最初将三部小说分别命名为《黄土》、《黑金》和《大城市》。 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很多人的人生都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路遥决定仍然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奋斗故事串联起1975年初到1985年中国城乡社会的伟大历史变迁,写出生存、奋斗、成长的故事。普通工人的生活。情感与梦想,讲述普通奋斗者的人生故事。
路遥为何将这部小说设定在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中国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他后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回答说:“过去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充满了密集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这些事件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试图以某种时间顺序来构建的作品无法避免它们,我的基本想法是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来观察人们在这种社会背景(或条件)下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作品中所要揭示的态度,看似是作者的态度,但实际上基本上应该立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为了理解下面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层面上,真正体现其功能。巴尔扎克提到的‘秘书’。”
路遥是一位在这个大变革时期从中国最底层的农村一步步奋斗到城市的作家。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他充分领略了这段大变革时期的主题和诗意,深刻感受到了它的史诗性。特点。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的原型是路遥的弟弟王天乐。路遥在王天乐的一生奋斗中捕捉到了文学灵感。路遥曾说过:“其实《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就是直接根据自己的经历来演的。”路遥熟悉这个时代的性格和气质,他有信心掌握这个主题,用他的笔画出一幅理想的史诗图画。
路遥花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准备和写作这部三部分、六卷、百万字的巨著。只是扎实认真的准备工作,断断续续地花了三年时间。他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小说,分析了作品的结构,思考了作家的聪明才智,确立了自己小说的轮廓;他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近十年来,他甚至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延安新闻》都翻了一遍。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法要求路遥一丝不苟,掌握各方面的信息,熟悉他所写的时代特征和气质。路遥也多次回到陕北家乡,深入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加深对城乡变迁的感性体验。
应该说,路遥在写这部“宏大叙事”作品之前,做足了功课,也有能力以写实风格完成这部作品。
“我的作品不是写给某些专家的,而是写给普通读者的……我希望它能经得起历史的审视。”
《平凡的世界》的正式创作历时三年。 1985年秋至1986年初夏,路遥完成了第一部; 1986年夏天到1987年夏天,他完成了第二部分; 1987年秋天到1988年初夏,他完成了第三部分。在此期间,路遥每本书都写了两稿,手写一遍,抄写一遍。
然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出版过程非常艰难,几乎是“一波三折”。 1986年初夏,路遥完成的《平凡的世界》第一卷先后被两家出版单位拒绝,最终发表在《花城》杂志1986年第6期上。与此同时,编撰《平凡的世界》第一稿的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青年编辑李金玉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领导们得知书被拒绝后,一度信心不足,甚至认为李金玉“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也就是说,《平凡的世界》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其悲剧命运的基调。核心原因是中国文坛的潮流发生了变化,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被文学评论家认为“太老了”。
有研究者认为,路遥坚持现实主义立场是因为他不懂现代主义文学。事实上,这个判断是简单而幼稚的。路遥在构思《平凡的世界》时,就注意到了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问题。他还反复阅读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和现实主义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并仔细比较了两部小说的创作风格。路遥还在短篇小说《我与吴叔叔的六次邂逅》、中篇小说《你想不到》等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那么路遥为何执迷不悟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呢?路遥自己说:“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我不能用这种规模的作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来尝试一些新的流行文学和技巧。那是不负责任的。冒险吧。”或许我以后会在另一部作品中尝试一下,而且这部作品不是为某些专家而写的,而是为普通读者而写的,但那并不是。我希望它能够承受。审视历史。”他还说:“我不想反抗什么,或者反驳什么,我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只是遵循我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我自己的现实。”
当路遥读到当代苏联作家瓦连京·拉斯普京的一篇关于“珍惜的告别还是无情的断绝”主题的理论文章时,他对王天乐说:“我很想拥抱这位天才作家,他完全是我们的。”亲生兄弟。”事实上,拉斯普京提出的命题也是路遥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即“当历史要求我们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那片‘旧土地’却没有任何尊重”。我们活着,是珍惜的告别,还是无情的分手?”
当第一部作品《平凡的世界》开局不利时,路遥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的创作出路:是继续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还是“唯从外来思想”、彻底像其他人一样打破传统吗?是像“历史抄写员”那样真正记录历史,还是搞“个性化写作”?是应该尊重大众阅读,还是应该追求所谓的新语言、新形式?路遥用“故土”的形象隐喻来思考自己的迷茫与坚持。当然,答案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路遥进一步认为,“文学的‘先进’性,并不是因为它描述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因为它准确而深刻地描绘了特定历史过程中人类的活动。发达国家文学不一定发达,落后国家文学也可能不发达。”文学不发达并不一定落后——拉丁美洲可以再次证明这一点。”
想通了这些问题,路遥心情平静,信心十足。面对新的文学思潮,路遥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坚守传统。就这样,在整个文坛“反传统”的时候,路遥却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当然,这也注定了路遥的创作只能是“逆风而行”、“个人挑战群体”。因为他明白“在中国这样一贯的文学环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会受到重大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你的写作根本不面对文学,不面对批判的世界”。 ,而是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抛弃你,就证明你可以存在。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神。 ”
就这样,路遥以极大的艺术自信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先后完成了第二部、第三部的创作。就在他写完第二部的时候,路遥那壮如牛的身躯发生了变化。他后来回忆说:“身体状况并不是一般的失去弹性,而是弹簧完全被扯断了。” “身体虚弱如一,最痛苦的是,连呼吸一口气、调动全身剩余的力气都极其困难,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就会睡着。”他甚至想过放弃。和死亡。于是,他隐瞒了自己严重的乙肝病情,经过简单的保守治疗后,开始了第三部电影的创作。
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给《平凡的世界》带来了最终章。他反复背诵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为纪念席勒诞辰一百周年所写的《沉重的时刻》中的一段话:“终于完成了。可能不太好,但已经完成了。只要能完成,这很好。”当然,《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三部的上映更不容乐观。第二部没有在国内任何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第三部也只在比较边缘的《黄河》杂志上发表过。
完成《平凡的世界》创作后,1988年12月30日,路遥写信给时任《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蔡奎,信中再次明确宣示了自己现实的创作观:“当别人用西餐餐具吃中餐时,我并不羞于用筷子吃饭……”
《平凡的世界》尊重大众、引导大众、提升大众,让无数读者在其中找到了精神寄托。
事实上,路遥用最关心读者的创作方法为读者创作了这道菜,确实赢得了大众的好评。
1988年3月27日中午12时30分,《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连播”节目开始播出,为期126天。小说乘着广播的翅膀飞翔,传到了亿万听众的耳朵里。这部真实再现了社会转型时期日新月异的社会现象,真实反映社会底层奋斗者的悲欢离合和内心世界的现实主义佳作,征服了广大观众并引起强烈共鸣。当时,这部小说的直播观众达到3亿,听众来信数量是20世纪80年代同类节目中最高的。
《平凡的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后,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当时的路遥仍然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强调,要“全身心投入生活,从无数为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生活和艺术的伟大境界”。 ,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1992年11月17日,路遥英年早逝。但他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通过自己的作品影响着各界读者。路遥病逝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连播》节目应听众强烈要求,多次重播《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也成为新时代以来我国为数不多的“畅销书”和“常畅销书”之一。被读者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亿万青少年的不朽经典”。路遥的读者群自然非常多,既有马云、潘石屹、贾樟柯这样的成功人士,也有很多普通的青年学生和各行各业的奋斗者。
新世纪以来,《平凡的世界》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2008年10月,新浪网进行“读者最喜欢的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调查,《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位居榜首; 2012年,山东大学文学院还对“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对《作品》读者的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仍以38.6%位居榜首;在全国多所重点大学的抽样调查中,《平凡的世界》一直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作品。
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批评家也开始认真思考“路遥现象”。复旦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高元宝认为:“继路遥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那种立体、全景、实时地描述当下生活的史诗巨著。”可惜祭奠来不及,但读遗物永远不晚。 《平凡的世界》最终将重新绘制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那么,《平凡的世界》究竟有何穿透力,赢得了如此多的读者呢?这部小说是路遥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的代表作。路遥是一个地道的陕北农民的儿子。陕北文化的博大、包容、责任、进取、利他,给了他特殊的影响和滋养。他明白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父亲的劳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产生了许多至理名言:“劳作如牛,贡献如田”、“只有福是白享的,没有苦是白受的”。徒然。”你可以失去人口,但你不能失去土地。”只有当你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会后悔一生……”这些带有农民哲学的人生格言,是路遥这位有着深厚农民情结和土地情结的作家人生经历的真实表达。 ,这也是他对人生起点和终点的长远思考,“作家的劳动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人,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作出深刻的解释。”由此可见,路遥在创作中表现出令人敬佩的真诚和不可思议的生命能量,也是必然的逻辑。
事实上,《平凡的世界》一方面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大变革时期,真正充当了“历史的记录者”;另一方面,这部小说所传达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体现。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统,为鼓励读者奋发向上、行善积德提供正能量。小说中的人物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下众生的缩影。他们的生活充满挫折,但他们不断努力提升自我。他们出身卑微,却敢于追求爱情。它重构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食粮,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换句话说,《平凡的世界》尊重大众、引导大众、提升大众,让无数读者在其中找到了精神的避难所。
作品是作家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作家最好的丰碑。路遥虽然去世26年了,但他始终活在他的作品里,活在读者心中。读者怎能忘记路遥这位最关心读者的作家?
(作者:梁向阳,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
“样式=”: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