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0平方公里。由丹霞山、大石山、少室山三大景区组成。其中少室山风景区距市区仅十几公里。
开发较早的丹霞山风景区是目前的主要景区,距韶关市区45公里。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余座,洞窟36个。它由三层悬崖和三层平脊组成三层景观:
下层为金石岩景观层。这里的石墙五种颜色交错,随着四个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丹霞山“三十六洞”中最大的溶洞“金洞岩”,悬于临江百丈悬崖上。
北宋时期,僧侣、清学者修建庵堂18座。这就是丹霞山风景建筑的开端。如今,当时的大部分建筑都已不复存在。现有尼姑庵于1981年进行了整修,此次重建除恢复原佛像外,还重新雕刻了观世音菩萨及其三十二尊“应身”(即化身),神态各异,神情栩栩如生。 。赵朴初先生曾赋诗赞叹:“泥塑不厌其烦,怀念敦煌,仰慕先贤”。这一层沿线还有梦觉观、通天洞、一线天、马尾泉等景点。
中间层为别转寺景观层。别转别寺为明末抗清义士、高僧丹桂和尚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所建。是岭南十大丛林之一。此层主要景观有界亭晨钟、松溪风、竹坡烟雨、碧荷双池、鸳鸯树、独特天空等。山上石刻中,最早、最大的是南宋赵如雷所书的《金岩》,每字长五尺余;字数最多的是明末李重茂所著的《丹霞山笔记》,共1344字。
从别转寺出来,过了第二道门,沿着铁索爬上一条几乎垂直的石路,就到了丹霞山的最顶层景观层。这里不仅是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还有罗定塔、乳泉春流、玉台双旗、虹桥绿桥等古今称道的景观,丹桂、燕墓也建于此。
丹霞山脚下,有一个狭长的水库“翔龙湖”。湖周围有岩三、洞六、峰十八。这里的山和水都很吸引人。
与丹霞山隔锦江相望,有一块高大挺拔、酷似男性生殖器的岩石——阳元石。高28米,直径7米。它是世界上同类岩石中最高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离阳元山不远,有坤元山,形似一位仰卧的绝美女子。我们在这一带看到的古老山村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它们是山民躲避战乱或盗匪的临时住所。丹霞山风景区东南边缘的少室山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美丽的神话和古老的传说给这片土地赋予了神奇的色彩。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时曾途经此地。登高吹奏韶乐,优美的音乐感动了周围的岩石,变成了形状奇特的“三十六石”,因而得名少室山。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东衡州因绍室改称绍州(韶关市旧称)。从此,少室山名声大噪,成为唐宋时期的著名风景区。历代南方文人墨客、政治家都来此瞻仰。唐代韩愈、宋代苏东坡、杨万里都曾在此赋诗。
丹霞山以西是大石山风景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这一带是丹霞山最高处。丹霞山最高峰,如八寨(海拔626米)、岩岩(615米)、平头寨(584米)、茶壶峰(572米)、扁寨(516米)等都集中在这里。该地区很好地保持了原有的山地风光,山势雄伟险峻,森林遮天蔽日,溪流常年流淌,非常适合登山、露营等体育、探险活动。
流经丹霞盆地的河流被称为“锦江”。境内由北向南蜿蜒38公里。从阳元石到丹霞山8公里的路段,风景尤其美丽,春江烟树、玉女散布其间。拦河、象东渡、神仙垂钓、雄狮回头、童子牧象、天幕挂、巨船远航、白虎俯首、金水滩声、金龟朝圣、姐妹双峰、榕树影、竹影等十多个景点。
丹霞山还存在大量摩崖石刻、悬棺墓、石窟寺遗址等人文景观。
此外,山洞里被土匪藏的金碗棺材等传说……给丹霞山增添了一份诱人的神秘色彩。
丹霞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1640毫米。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主要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14棵树龄超过100年。 “丹霞梧桐”是世界丹霞山特有的珍稀树种(国家保护植物)。兰花是丹霞山最著名的花卉。有春兰、寒兰、白兰、麻糬兰、唐菖蒲、蕙兰、二叶兰等几十个品种,其中以白墨、青墨、凤尾、贺年兰等最受欢迎。昂贵的。 1987年在这里发现的“达摩兰”更是罕见。当时世界上仅发现两种植物(一种是在台湾达摩寺发现的,“达摩兰”之名由此而来)。这颗丹霞达摩兰在香港花卉市场展出时,售价高达100万港元。花开时节,丹霞兰花满山飘香,游人可循着香气寻踪迹,别有一番乐趣。
丹霞山区所产的“白毛尖茶”,芽芽长,芽粗,毛密,呈银白色。茶汤清澈黄润,滋味甘甜,有天然兰花香。为我国三大白毛茶之首。 ,荣获林业部“林业名特新博览会”金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