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毛竹山村葡萄种植改变贫困生活,从穷山沟到世外萄源的华丽变身

发布时间:2024-12-20 14:03:14

图为毛竹山村一角。欧惠兰 摄

中新社桂林4月15日电:(小康故事)“桂北吐鲁番”的甜蜜生活:家家户户都飘着葡萄香

作者 周立硕 赵林录 欧惠兰

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菜湾镇毛竹山村,65岁的农民王世超做梦也没想到,一串小葡萄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让一个贫穷的山沟变成了“洋葡萄” 。来源”。

走进毛竹山村,一片片葡萄田映入眼帘。四月的葡萄芽挂满枝头,一派热闹景象。

毛竹山村因漫山遍野的毛竹而得名。是蔡湾镇南第一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共有46户153人。由于交通不便,这里曾经是镇上最贫困的村庄。脍炙人口的民歌《泥砖、生活艰苦、南瓜汤、女子不嫁毛竹山》就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王世超住在泥屋里。 “那时候,下雨天房子就裂了、漏了。我们兄妹六人过冬只能穿单衣、单裤,吃的都是萝卜、青菜。”王世超回忆,小时候生活贫困,经常吃不饱。他梦想中最好的生活是:一日一肉,三餐米饭。

图为毛竹山村村民在葡萄园里劳作。欧惠兰 摄

20世纪80、90年代,王世超外出打工,一年收入只有两三百元。 “当时,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必须依靠银行贷款来支付学费。”王世超感叹道。

2002年,茅珠山村开始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王世超种了3亩葡萄,来年收入4万多元。尝到好处后,他立即扩大种植面积。如今,王世超和儿子王德利已经种植了十多亩葡萄,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他们家盖了一栋三层小楼,买了汽车,有电视、冰箱等家电。王世超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每次有肉我都不想吃了。”

作为葡萄种植大户,王德利也是村里的科技示范户。今年他计划尝试种植阳光玫瑰等新葡萄品种。两个女儿现在在镇上小学读书。王德利直言,生活越来越有野心。

依托葡萄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和王世超一家一样过上了甜蜜的新生活。猫珠山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统一规划建设新建住宅,建成休闲广场、停车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自来水,打造农业与旅游融为一体的新景观,成为著名的“桂北吐鲁番”,被评为“广西绿色乡村”、“桂林十大魅力新农村”。

据统计,猫珠山村目前种植葡萄320余亩,年均总产量100万斤以上,人均年收入3.5万元。猫珠山村家家户户都有葡萄园,也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了2万多亩的葡萄产业。

成熟的葡萄也让茅珠山村的乡村旅游火了起来。 2019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公园在蔡湾镇建成开放。毗邻纪念公园的猫珠山村正在经历红色旅游热潮。 2021年,毛竹山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王德利一家等一些村民在自家门前开设农家乐,出售当地特产。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毛竹山村也开始尝试电商销售模式。 2021年5月,毛竹山村邀请某公司新媒体项目负责人马亮进村帮助村民学习电商直播技术,并在村民家中设立直播间,开展“农村振兴直播”出售葡萄和村民种植的葡萄。当地特产。截至2021年底,直播间已向村民销售葡萄1.2万多公斤。

在村里待了近一年,来自城里的马良被这里深深吸引。他希望通过茅珠山村葡萄产业和乡村旅游的直播,让更多网友了解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农村变化。

图为毛竹山村一角。欧惠兰 摄

四月春意盎然,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如画,具有桂北特色的小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毛竹山村就像是“异世界的葡萄源头”。如今,民歌早已改为“墨竹山,葡萄香,​​家家住楼房,齐心协力致富小康”。

全州县蔡湾镇南一村党支部书记王俊荣表示,下一步,猫珠山村将围绕生态为形式、文化为灵魂、旅游为灵魂的发展思路。指导意见将葡萄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兴农、产销一体化、农文旅游一体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 (超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