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探索犍陀罗艺术的独特魅力:从发展历程到佛像与宗教建筑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4-12-21 02:03:01

摘要:“犍陀罗”是一个地名,用来指代印度河西岸的一个地方。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灌溉条件良好,再加上处于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犍陀罗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外来入侵带来的希腊、罗马和中亚的许多文化元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影响。长期以来深受佛教和希腊文化的影响。于是,就出现了对佛陀偶像、前世菩萨偶像的崇拜。因此,运用希腊的艺术手法和雕塑形式来表现佛陀的一生和菩萨的行迹,成为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犍陀罗艺术的发展历程、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的特点、犍陀罗宗教建筑的特点三个方面探讨犍陀罗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犍陀罗;佛教;希腊化;佛像

一、犍陀罗艺术的发展历史

犍陀罗曾经是古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27-326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它,并将其作为其东部领土的中心。因此,大批希腊人移居这里,并带来了希腊文化。所以在犍陀罗造像出现之前,希腊文化就已经在这里广泛传播。此后百余年,佛像逐渐采取古希腊造像艺术创作的形式,诞生于犍陀罗。亚历山大将希腊文明直接带到了犍陀罗地区,制作了完美成熟的古希腊雕塑。艺术成为犍陀罗雕塑艺术出现的催化剂。

孔雀帝国时期,阿育王统治下,这里疆域辽阔,政治势力强大。阿育王信仰佛教,派遣传教使者到周边国家弘扬佛教。高僧莫禅提被派往犍陀罗地区,佛教在此开始兴盛。这是印度佛教与希腊文化融合的开始。

大约公元前190年,大夏希腊人征服了犍陀罗,并在希腊城邦的基础上重建了塔克西拉的瑟卡普城。此后,希腊文化更加深入地融入犍陀罗,佛教也在这里不断生长。米南德国王信仰佛教。据说他曾与印度僧人纳贤讨论佛法教义,后编纂成著名的《弥林陀经》(中译纳贤比丘经)。

接下来是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这一时期,犍陀罗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迦腻色迦在位期间,迁都于犍陀罗地区的富卢舍城。他重视文学艺术事业,崇尚佛教。犍陀罗由此成为印度西北部的佛教中心,佛教艺术更加普及。发展。

随着佛教北传,犍陀罗艺术传入中国、韩国、日本,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新疆的壁画佛像、敦煌的壁画佛像、大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都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从上述犍陀罗的历史可以看出,希腊文化、中亚草原文化、印度本土文化都对犍陀罗艺术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希腊文化的影响,造就了犍陀罗的希腊雕塑风格。罗的艺术表现力。

二、犍陀罗佛像的艺术特点

犍陀罗佛像艺术兼具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称“希腊佛教艺术”。犍陀罗佛像一般身穿希腊式袈裟,衣褶精致多样。大多是从左肩垂下,露出右肩。身材高大,比例匀称,骨骼清晰,肌肉强健。面部表情平静而庄严,以希腊太阳神为原型,呈现出波浪发际线、高额、尖鼻、薄唇、重褶的西方容貌。

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艺术家们突破了以往艺术作品不能直接描绘佛像的传统,创作了大量具有希腊、罗马艺术特色的佛像。他们的雕刻材料大多采用当地出产的蓝灰色云母片岩,中间还有泥塑。 (1)这一时期属于犍陀罗佛像造型的萌芽阶段。

3世纪后,犍陀罗艺术逐渐发展到贵霜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阿富汗的佛教艺术一直繁荣到公元七世纪。这就是晚期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学派”,又称巴米扬。艺术。主要代表有巴米扬佛教遗址、哈达佛寺遗址等。这所艺术流派除了发展了犍陀罗艺术的独特风格外,还更多地采用了印度当地的传统。这时佛像的脸变得更圆,衣服变得更薄,用石膏来表现衣服的褶皱。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犍陀罗风格为主的佛教造像艺术也随之传入,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源头。最具代表性的是云冈石窟。此外,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犍陀罗遗址都可以列出。犍陀罗佛像,这种伴随着亚历山大铁蹄而来的西方艺术,经过古印度的加工,在中国埋下了神秘的艺术种子。

三、犍陀罗宗教建筑特点

佛教文物散布在犍陀罗各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佛塔:印度地区本来就有修建佛塔的习惯。佛塔是用来埋葬尸体焚烧后留下的骨灰和骨灰的山丘。 ,是墓葬建筑的一种。舍利塔内不一定埋藏着佛陀或某位圣人的舍利子,但中间的大佛塔里一定有佛陀或某位佛教圣人的舍利子。根据佛教传统,建佛塔是一种功德,很多还愿塔都是出于这样的信仰而建造的。涅槃周围还建有小佛堂,供奉着佛像和其他与佛教神话有关的雕像。许多佛塔都有不止一个庭院,分为上院和下院(2)。随着对佛塔的崇拜,周围的栅栏上出现了各种有关佛陀事迹的雕刻,如佛塔、菩提树、宝座等,以代表佛陀的存在和活动。例如:大象代表佛陀的诞生,马代表佛陀出家,宝座代表降魔,菩提树代表觉悟,轮子代表佛法,塔代表涅槃。等等,用实物形象来说明抽象而深奥的教法(3)。 (2) 僧伽罗或僧伽:这是僧侣的住所,由小房间组成。中间是一个大庭院,中央有一个水池,供僧人沐浴和排水。泳池旁边有一个有遮盖的沐浴处或澡堂。这是为那些需要庇护所洗澡的人或女僧人准备的。 (3)会堂:寺院附近的僧堂,是僧侣聚集的场所。附近有厨房、洗漱用具的地方和仓库。厨房附近是餐厅或服务大厅,旁边是房间和浴室,厕所随处可见(4)。

犍陀罗佛教艺术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的元素,具有前所未有的混合风格。其审美精神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起源。无论是佛像的雕刻,还是宗教建筑的结构,都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笔记:

高炯炯.论犍陀罗佛教艺术[J].西北历史地理,1995

约翰.犍陀罗元帅佛教艺术[M],徐建英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杜吉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约翰.犍陀罗元帅佛教艺术[M],徐建英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参考:

[1] 张建华.汉代佛教绘画艺术[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1。

[2]西藏宗教艺术[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

[3] 高炯炯.论犍陀罗佛教艺术[J].西北历史地理,1995。

[4]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M],徐建英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

[5]杜吉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 徐玲.犍陀罗佛教艺术概述[J].黑龙江史志,2009,18。

作者简介:罗欣,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