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老高三与老三届:1966年毕业生的曲折人生与历史印记

发布时间:2024-12-30 12:03:09

导读:

1966 年毕业的高中生在这篇文章中被称为 “老高中三年级学生”。现在这些人都是 76 或 17 岁的人。他们人数极少,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最多波折的一群人,但他们拥有最丰富的经验,也将是唯一的一群人。我建议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如果你是“老高中三年级”,请珍藏这篇文章,因为这是这群人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有一大群人被称为“老三”,总数约为 1000 万。所谓“老三班”,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高中、初中六年级(少数试点学校五个年级)学生的集体名称。他们是与天真、盲从、狂热、不幸、苦难、固执等词汇,以及“红卫兵”、“大阴谋”、“上山下乡”、“知青回城”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一群人。这三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并不相等,66班的人数最少,68班的人数最多,66班和67班的加起来只有402万,而68班本身就高达598万。

什么是“老高中”?但不仅仅是几年前读过高中三年级的人被称为“老高中三年级”。无论你后来是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还是教授、高官或政要,还是下岗、退休、农村老人,只有 1966 年在读的高中生才会被称为“老高中生”。

“老高中三年级”是“老三”中最高最年长的,他正要“跳龙门”,却被扔进了无底深渊。这些术语中的许多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但具有特定的含义或规定性。

大多数“老高中生”出生于 1946 年和 1947 年的狗年和猪年,少数人出生于 1948 年的鼠年。他们认真向雷锋学习,做好事。他们钦佩 风格的英雄。他们喜欢背诵高尔基的诗歌《海燕》。他们唱起了前苏联的《共青团员之歌》。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为了祖国而改革思想,锻炼身体,自觉地与道德、智力、体质全面发展的标准进行比较。他们会习惯性地关闭水龙头和电开关以节省水和电。

在那个物资极度短缺、政治运动不断的动荡时代,学生升入高中三年级应该已经很少见了,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不会逊色于今天的硕士生。

这群人接受了 12 年系统完整的教育,坚信他们不怕学习世界各地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同时,也不轻视学习语言政治、历史的学生,体育课不仅有跑步、跳跃、篮球、排球,还有吊环鞍马、双杠、高低杠、垫上运动;在业余时间,他们参加合唱团、舞蹈队、飞机模型、报纸服务和射击。还有......国庆游行及大型集体演练及集体参与演练

作为高中毕业生,可以说是功底扎实,知识渊博;他们可以热情地谈论历史和讨论时事;有些人熟悉天文学,而另一些人则了解地理;如果你和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竞争,除了专业之外,恐怕你也不会落后。

1966 年春夏之交,这个胡茬人进入了高三毕业的倒计时:他已经填好了高考志愿者表;我已经完成了准备高考的所有课程;我们已经期待着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命运逆转,平静的校园浪潮突然升起,浑浊的浪潮掏空了。经过两年半的动荡,历史强行逆转了这些老高中生的未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带着满身伤痕离开熟悉的校园,成为最悲惨的受害者。

正是这群人被称为“老高中生”。现在他们中最年轻的也都已经七十多岁了,一般来说,他们大多没有很好的收入,没有大房子,没有拉人脉的资本,也没有腐败的机会;但他们所拥有的是良好的品质和教养、清醒的眼光、沉思的心理和不败的热情!尽管有着被冻染的黑发,尽管身体腐烂,尽管步态开始蹒跚,尽管皱纹悄悄爬上了脸庞,但历史赋予了他们永恒青春的称号——老高中。

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绝大多数“高三”的心中,1966 年是一道深深的伤疤,弥漫着殷殷的血迹,他们将把 1966 年牢牢地刻在心里。绝大多数“高中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走过了坎坷而艰难的人生道路,他们都与今年发生的事情有关。一想到 1966 年,“心病”就会钝痛,就像刀斧砍伤留下的伤疤在雨天会有反应,恐怕余生难以治愈。

“老高中”诞生已经50多年了,而这种“心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和削弱,过去依然“不堪回首”。当然,极少数的“老高中生”由于各种原因或个人运气,在过去几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过得顺顺自在、营养丰富,他们 1966 年的情结可能比较薄弱。然而,1966 年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试炼,造成了许多道德和情感上的伤害,也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当他们接触到这样的“老高中生”,聊起 1966 年时,他们也是怀旧和感慨的。显然,这种在中古今中外史上独树一帜的“老前三”现象,浸透了浓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深思和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长达 50 年的“老高中”社会文化现象?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参加高考和上大学深造无疑是“过关”和“拐点”,是影响一生的关键和根本性的机会和基础。正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老高中生”们遇到了“文革”。严酷的政治斗争需要一群人冲上前线,制造对那些“鬼蛇神”、“资产阶级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者”的反对。“老高中”和整个“老三学期”不幸被选中,被推到了“文革”的前线。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了,高考制度被抛弃了,以及这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他们脑海中充斥着“革命青年将领”和“接班人”等虚幻的“大礼帽”。在他们看来,为了实现“文革”、“反修保修”、“永葆红国不改色”的崇高目标,不仅要让包括“老高中”在内的“老三代”放弃学业,去参加“文革”“风雨兼程,看世界”。“这不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磨砺成长的”绝佳机会”。伟大的领袖本人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但他老爷子的才华和他创立的巨大成就,古今今有多少人能与他相比?!

高考“延期”和“停课革命”之后,全国各地中学生“造反有罪、革命无罪”的气氛急剧升级,“红卫兵”、“破四老”、“红色恐怖”都是由中学生发起的。随后,他们走到社团,在工厂和农村煽风点火,激起狼的烟雾和黑暗。“走资本主义”、“反动当局”和“鬼蛇神”被打败,被赶走,丢了面子,毁了他们的家庭。实践证明,不知天高、不知地高的“老三”和“老高中生”,确实向他们心中的“红日”交出了一张了不起的答卷。

当“无产阶级革命司令部”打赢了仗,不再需要“革命青年将领”上火线带头,高校就不会招收学生了,已经漏洞百出的企事业单位也很难吸纳他们。

山花还在绽放,但“老高”,甚至整个“老三”都笑不出来。本来,大学读书就像是口袋里揣什么东西,能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就好了,但在大多数人面前只能“下乡、下边疆”和“接受再教育”,在黑黄红土中“炼红心”, 并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

笔者是“老高中”,原本有一个“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班级集体,但当他离开学校时,枝叶枯萎,花蕾陨落,前途黯淡,郁闷不已,甚至没有留下一张毕业照,可见当时的尴尬。我经常为此感到遗憾,后来才发现,那个没有留下毕业照的“老高中”,绝非特例,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想想也挺正常的,我们老高中本来十天就要进高考考场了,却遇到了大学“延期”招生,推了就是11年啊!这种“老高中”群体的相遇,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代中国经历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各种内战,与当时任何一届高中毕业生相比,“老高中”命运的持久悲哀是前所未有的。请问,您见过哪个国家和哪个政府可以剥夺整个班级的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11 年的机会?我们的“老高中”遇到了它。

我们下乡后知青团唯一的合影(1969 年 2 月拍摄)。1969年1月,我们山东省烟台市几所中学的13名同学下乡,加入山东文登县小关公社徐布头大队。

前排左起:宋春荣、江淑娜、王明明、李斌;中排左起:王作林、李建军、冷守忠(本文作者)、马永平、范美生;后排左起:张连华、龚雪静、周宏珍、徐丽。

11年后,在邓小平等老一辈人的大力倡导和催促下,“高考”得以恢复。但此时的“老高中生”已经从十八九岁的“花季”走到了“站着”的一年。绝大多数人老少少,为了养家糊口过日子,生活状况艰难、尴尬,又有多少人能重振雄心孤鸟,抛弃老少,抛妻弃儿,义无反顾地上大学呢?如果花季受到冰雪的袭击,枝叶枯萎,花蕾全部没了,再任由它再次绽放,那真是“难去蓝天”。诚然,一些“老高中生”在 1977 年和 1978 年通过了高考,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但他们在这个群体中非常有限。当绝大多数“老高中生”看着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学弟”和“学弟”走进11年前就该走进的考场和大学时,他们心中的苦酸在余生中永远不会忘记。

相比之下,1965 年的高中毕业生比“老高中三年级学生”早一年,要幸运得多。不仅他们中的很多人成功考上了大学,而且大多数没能上大学的学生都有更好的去处,而且与 1964 年的高中毕业生相比,下乡支援边区的人数大大减少。正是这些1965年进入高校的学生,在“文革”开始前只上了一个多学期的课,他们就“停课造了一场革命”,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老高中”多不了多少。这群人和“文革”爆发时的其他年级的学生一样,俗称“老五班”。改革开放后不久,中央大规模实施了领导干部“四个现代化”,既年轻又有文凭的“老五”整体晋升到各级领导职务,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他们越来越成为各级各领域领导干部队伍的主体遍布全国。他们不仅在岗位上呼风求雨,大展才华,官运发财,而且过着富贵美好的生活。相比之下,“老高中三年级”是“送到树冠上”。与比自己年纪稍大的“老五”相比,他们因为没有文凭,在各个方面都越来越落后;与年轻同事相比,他们在年龄上处于劣势,竞争力越来越弱;为了获得应有的“社会回报”,他们通常必须付出比其他人多几倍的奉献和辛勤工作;改革开放的“成本”和“价格”往往是分摊给他们的。他们的心中无疑充满了难以形容的抑郁、抑郁和烦躁。

事实上,“老高”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进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老高中”的少数优秀人士适时进入精英阶层,在科技界、教育界、商界、文艺界,他们个个创业,爱岗敬业,独树一帜。很多“老高中生”都经历过上下乡下,把人生的积累当成个人的财富。在贫穷和劳苦中,他们学会了生活;边疆和农村地区造就了他们坚强的意志;起起落落的经历使他们很容易容忍。可以自豪地说,虽然生命对得起他们,但他们的爱国情怀永远是永恒的,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永远在那里,他们帮助他人的热情永远存在,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永远在那里。

封闭的乡村因为他们的定居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乡村文化和精神得到了提升;劫难后的城市因为归来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城市儿女珍惜回归后得到的机会,将自己的鲜血洒在家乡的土地上。不是吗?在集体户和兵团连队里,只要他们当中有“老高中”的成员,就会有更多的稳定,让晚辈们有更多的依靠。回到城市后,无论是工厂还是学校,无论是机构,还是商店街,有这些人的地方,都多了热情,多了安心,也多了责任。

他们一起去了乡下,时隔 47 年又重逢了。摄于 2016 年 10 月,作者在前排左二。

他们来自苦难,他们是最知足的,他们从最低级升迁而来的,他们最懂得珍惜。他们无私而坚韧,拼命想弥补失去的青春。他们努力工作,认真工作,以挽回他们失去的宝贵时间。《老高中三》和《老高中三》,随便从中找出大家,就是一个曲折的故事!

幸运的是,当他们在晚年遇到美好时光时,他们可以凭借良好的态度和品质,凭借自己的乐观和亲和力,在灿烂的夕阳下建立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他们道歉,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长子,因为他们分享了太多;给他们一份爱,因为他们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是相连的;给他们祝福,因为他们努力工作,因为他们建立和谐。

作者简介

冷守忠,山东烟台知青。他于 1966 年高中毕业,并于 1969 年 1 月去了乡下。三年后,他去了胜利油田工作。1979 年,他进入中国石油大学从事学校物流和研究工作。已在 20 多种期刊上发表近 100 篇论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