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住宅通常需要安装喷淋系统。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版),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的住宅建筑,属于超高层住宅范畴,此类建筑内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且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一规定旨在提升超高层住宅在火灾发生时的自防、自救能力。由于超高层住宅建筑高度高,人员疏散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外部消防救援在到达相应高层时存在诸多困难,例如云梯难以达到足够高度,消防水枪喷水高度不足等。而喷淋系统能在火灾初期迅速响应,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从实际应用来看,像昆明市西山区大商汇新希望观澜汇小区12栋,作为超高层住宅,其消防管道安装及设置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在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以及套内各房间都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当然,在超高层住宅喷淋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安装上,有诸多细致要求。在喷头选型与布置方面,像走道、电梯厅等公共区域按中危险 Ⅰ 级设计,住宅套内(厨房除外)按轻危险级设计。厨房采用 93℃高温喷头(动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 30℃),喷头间距≤2.4m;轻危险级区域最长间距≤4.6m(保护面积≤20㎡),中危险 Ⅰ 级区域最长间距≤3.6m(保护面积≤12.5㎡) 。同时,系统分区与减压也有讲究,每 40 - 50m 需设一个独立喷淋分区,以此避免静压>1.2MPa,底层喷头处压力需合理控制;屋顶水箱容积在一类高层住宅中≥36m³,且最低水位要满足最不利喷头≥0.15MPa 静压,每个喷淋分区还需独立设置水泵接合器,并且要标识清晰,距室外消火栓保持在 15 - 40m。
购买超高层住宅时,需从建筑特性、居住体验、安全与法律保障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以下是具体的注意事项:
一、建筑质量与结构安全
抗震与抗风设计:
超高层建筑需符合当地抗震标准,如确保建筑能够抵御8级以上地震。
应具备防风加固措施,如风阻尼器,以减少风振影响。
消防系统:
确认配备自动喷淋系统、防烟楼梯间及避难层(通常每15层左右设置一层)。
疏散通道宽度应不低于1.4米,防火门耐火极限应不低于1小时。
电梯配置:
梯户比建议控制在3:1以内,即30层以上住宅至少应配置2部高速电梯。
关注备用电源供电时间,通常应不低于90分钟,并查看电梯维护记录。
二、居住舒适度评估
日照与通风:
选择朝向正南或东南的户型,确保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不低于2小时。
避免选择低楼层或凹槽户型,以防止通风受阻。
噪音控制:
高层受地面交通噪音影响较小,但需警惕设备层(如空调机房)产生的噪音。
建议实地测试夜间噪音水平,应不超过45分贝。
水压稳定性:
询问是否采用分区供水系统,如每10层设置加压泵房,以避免高峰时段水流不足。
三、配套设施与服务
公共区域管理:
大堂、走廊等公共区域应保持清洁且照明充足,监控摄像头覆盖率应不低于90%。
垃圾处理系统应独立封闭,以避免异味扩散。
应急服务响应:
物业需配备专业高空作业团队,负责外墙清洗、设备维修等工作。
了解停电/停水应急预案及备用发电机容量,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四、法律与政策风险
产权性质确认:
核实土地用途为“住宅”而非“商住两用”,以避免商业水电费及办公租户混杂的问题。
注意部分城市超高层公寓可能因规划问题无法落户的风险。
物业费构成:
明确物业费包含电梯维保、消防检测等费用,警惕过高能耗附加费。
参考标准:物业费通常不超过6元/㎡·月(一线城市核心地段)。
未来转手难度:
超高层住宅的流动性可能低于普通住宅,建议选择地铁沿线或学校房以提升保值性。
数据显示,某二线城市超高层二手房挂牌周期比普通住宅长30%。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