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况下不可退差价:购房合同生效后,房价波动属于市场风险,开发商无义务退差价。若合同未约定降价补偿条款,业主不能仅因价格下跌要求退房或退差价。
2、可退差价的特殊情形:开发商欺诈或虚假宣传,如销售时承诺未兑现,或故意隐瞒降价信息诱导高价购房,业主可主张撤销合同或索赔。合同明确约定降价条款,部分合同中会约定"交房前房价下跌退差价"等条款,此时可按约定主张权利。
1、关注官方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每月会发布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可从中查看各城市新房、二手房的环比、同比价格变化情况,若多数城市房价出现下跌,说明存在普遍降价趋势。
2、查看房产机构报告:中指研究院等专业房产研究机构会发布百城房价指数等报告,如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连续多个月环比下跌,能反映出房地产市场有普遍降价情况。
3、考察市场成交量:成交量与价格密切相关,若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持续走低,说明市场需求不足,房价可能面临下跌压力。可通过当地房地产交易,查询一定时期内的房屋成交套数、面积等数据进行判断。
4、留意开发商行为:若开发商频繁推出降价促销活动,如打折、送装修、送车位等,或大量推出工抵房,可能是市场整体价格下行,开发商为回笼资金采取的手段。同时,若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流拍增多或低价拿地情况频繁出现,也预示着房价可能下跌。
5、观察中介门店状况:如果周围很多中介门店转让、暂停营业或中介人员流动性增大,说明房地产交易活跃度降低,市场行情不佳,房价大概率已下降或即将下降。
6、关注二手房挂牌量:若二手房挂牌量大幅增加,说明卖家急于出手的情况增多,市场供大于求,买家议价空间变大,房价可能会普遍下降。可通过房产中介平台或当地房产交易网站查看二手房挂牌数量变化。
7、分析政策环境:政府出台的限购、限贷、限售等调控政策,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若政策持续收紧,市场预期改变,购房需求受到抑制,房价可能下跌。另外,当政府和银行出台救市举措,如发放购房补贴、降低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等,通常是市场需求疲软、房价有下跌趋势的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