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比较法
通过对比周边同类型房源的成交价格,结合房屋面积、房龄、装修等因素进行修正。例如,参考周边类似房屋的每平方米成交价,再根据待估房屋的具体情况调整。
2、成本法
计算重建或修复房屋所需的成本,并扣除折旧因素。需考虑建筑材料、人工费用及土地价值等。
3、收益法
适用于有收益的房源,通过预估未来租金收入并折现。
4、第三方评估
由专业机构综合运用上述方法,结合房屋结构、区位、配套等因素出具报告。评估费通常由实施主体承担。
1、户型:南北通透(通风采光佳)、方正无拐角(空间利用率高)、明厨明卫的户型更具价值,东西向(夏季西晒明显)、异形户型(如三角形、刀把形,空间浪费多)、暗厨暗卫(潮湿、通风差)的户型会拉低房屋价值,通常贬值5%-8%。
2、楼层:电梯房里,中高楼层(总层数1/2以上,如33层楼的17-25层,采光好、视野佳、噪音低)价值最高,低楼层(1-6层,易潮湿、采光受限、隐私性差)次之,顶楼(存在漏水风险、夏季闷热)价值最低,通常贬值3%-5%;楼梯房里,中间楼层(2-4层,上下楼方便,避免底层潮湿、顶层爬楼累)价值比较好,1层(潮湿、易受蚊虫干扰)次之,5层及以上(爬楼负担重,尤其对老人不友好)价值最低,通常贬值5%-10%。
3、面积:刚需面积段(80-110㎡三居,受众广、流动性强,满足家庭基本居住需求)的房屋最保值;小户型(<60㎡一居,虽流动性强,但功能单一,溢价空间有限)次之;大户型(>144㎡四居,受众窄、总价高,流动性弱,尤其在非核心地段,贬值风险较高)价值相对较低。
4、得房率:得房率高(75%-85%,实际使用面积大,空间浪费少)的房屋,因实际居住体验更好,价值比得房率低(<70%,公摊面积大,实际使用面积小)的房屋高5%左右,得房率过低会明显降低房屋的性价比和居住舒适度,进而影响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