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明确空鼓范围与标准:用小锤轻敲墙面、地面,标记出空鼓区域,通常墙面空鼓单处面积超200cm²、地面空鼓单处超400cm²,或空鼓率超5%,需要求整改;厨卫瓷砖空鼓若涉及防水层,即使面积小也需处理,避免后期渗水。
2、及时联系开发商/施工方:将空鼓位置、数量标注在收房验收单上,拍照留存证据,正式向开发商或物业提出整改申请,明确整改期限,要求对方出具书面整改承诺,避免口头约定无保障。
3、监督整改过程与标准:整改时需确认施工方按规范操作——墙面空鼓需铲除空鼓区域至基层,重新抹灰,并做好挂网处理;地面空鼓若为地砖,需起砖后清理基层杂物,重新找平、铺贴,缝隙用美缝剂或填缝剂密封;整改后要求施工方重新验收,自己再用小锤复敲,确认无空鼓。
4、留存整改凭证与二次验收:整改完成后,拍摄整改后的墙面、地面照片,与开发商/施工方共同签署整改验收单,注明“空鼓已修复,验收合格”;若整改后仍存在空鼓,或施工方拖延不处理,可依据购房合同中“房屋质量保修条款”,要求继续整改,或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1、影响墙面装饰层稳定性,导致表层材料脱落:墙面空鼓处的抹灰层、乳胶漆、壁纸或瓷砖与基层脱离,长期受力或环境变化后,易出现开裂、起翘,严重时整块装饰层脱落,不仅影响美观,脱落的材料还可能砸伤人员或损坏家具。
2、破坏墙面防水性能,引发渗水问题:若空鼓出现在厨卫、阳台等需做防水的区域,或靠近门窗、外墙的墙面,空鼓产生的缝隙会成为渗水通道,雨水或生活用水渗入基层后,可能导致墙体发霉、返潮,甚至影响隔壁房间或楼下住户,引发邻里纠纷。
3、缩短墙面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空鼓会使墙面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即使短期内无明显脱落,也会加速基层老化,后续若需修复,需铲除空鼓区域重新施工,不仅耗费时间,还会产生额外的材料、人工成本,若拖延处理,可能导致空鼓范围扩大,维修难度进一步增加。
4、影响后续装修施工,导致二次问题:若收房后未处理空鼓直接进行二次装修,新装饰层会依附在空鼓的基层上,空鼓隐患未解决,新层仍会出现开裂、脱落,导致前期装修投入白费,还需返工处理,造成双重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