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时间联系贷款银行,要求出具书面拒贷证明,明确审批未通过的具体原因。
2、仔细查阅购房合同,确认其中关于贷款办不下来的处理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划分。
3、若因个人原因,可尝试增加首付比例、延长还款年限,或提供存款、理财产品等额外资产证明补充资质。
4、个人资质不足时,可增加配偶、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以提升审批通过率。
5、若因单一银行政策严格,可咨询其他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选择对信用记录、房屋条件容忍度更高的机构重新申请。
6、若涉及公积金贷款未获批,可切换为商业贷款,或申请公积金 商业组合贷款,优化贷款方案。
7、若因房屋问题,与开发商协商更换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房源,或要求开发商完善房屋产权手续。
8、若因开发商原因导致拒贷,有权要求开发商退还全部首付、定金及已产生的利息,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9、若因政策变动、银行信贷额度调整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可与开发商协商解除合同,要求全额退还已付款项,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1、贷款银行总行投诉部门:通过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手机银行app投诉入口或总行网站留言渠道,提交拒贷相关投诉,说明诉求及银行存在的问题。
2、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地方监管分局:通过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网站投诉入口或线下网点,提交书面投诉材料,反映银行拒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3、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通过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或人民银行网站投诉渠道,投诉银行在房贷审批中存在的不公平待遇、违规操作等问题,尤其涉及征信信息错误导致拒贷的情况。
4、地方银行业协会:登录当地银行业协会网站,找到消费者投诉专栏,按要求提交投诉申请,由协会协调银行处理纠纷,推动双方协商解决。
5、政务服务投诉平台:通过国务院客户端“金融投诉”入口、当地政务服务网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馈银行拒贷相关的不合理行为,由平台转派对应监管部门处理。
6、若涉及银行违规且协商无果,可携带拒贷证明、沟通记录、合同等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