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契税滞纳金计算有上限吗

发布时间:2025-11-13 14:05:32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契税滞纳金计算无明确统一的法定上限,但存在实践中的合理约束。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契税滞纳金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年化约18.25%),理论上会随滞纳天数持续累积,无法律层面的封顶规定。不过实践中,部分地区或司法判例会参照《行政强制法》“滞纳金不得超过本金”的原则执行,避免滞纳金远超税款本身的不合理情况。

例如应缴契税10万元,若长期未缴,滞纳金累计到10万元后,部分税务机关可能不再累加,但这并非全国统一规定。此外,税务机关对非偷税漏税的滞纳税款有追征期(通常3-5年),追征期内未追缴的,滞纳金也会停止计算。

具体是否设上限、如何执行,需以房屋所在地税务部门的实操细则为准,建议逾期后及时咨询并补缴,避免滞纳金持续累积。

契税滞纳金的计算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1、契税滞纳金的计算基数为纳税人实际应缴纳但未按期缴纳的契税税额(即“滞纳税款金额”),而非房屋总价款等原始交易金额。

2、该基数的核心依据是契税“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契税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各地税率为3%-5%,具体按当地规定执行)。

3、契税计税依据需按不动产转移类型确定,且不含增值税:房屋买卖、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以合同成交价格为依据;权属互换以价格差额为依据(无差额则无需缴税);赠与或无价格转移情形以税务机关核定的市场价格为依据。

4、申报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重新核定计税依据,进而确定最终应纳税额。

5、纳税人按规定申报后,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额”作为滞纳金计算基数;未按规定申报的,以税务机关依法核定的应纳税额作为基数。

6、基数确定全程遵循《契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最终以房屋所在地税务机关的核定结果为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