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房屋面积差异处理方式,约定面积误差比的范围、超出部分的计价方式及退房条件。
2、写明房屋交付标准,细化装修材质、品牌、型号,避免“同等档次”等模糊表述。
3、确定交付时间及延期交房责任,明确逾期交房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免责情形及业主退房权利。
4、约定不动产权证办理时限,明确开发商协助办证的义务、逾期办证的违约责任。
5、核实车位相关约定,明确所购/租赁车位的性质、产权归属、使用期限、费用标准及违约责任。
6、明确小区公共区域权属,约定电梯广告、外墙广告等公共收益的分配方式。
7、写明房屋质量保修范围及期限,细化防水、墙体、管道等关键部位的保修责任,明确维修时限和赔偿标准。
8、补充腰线层、设备层等特殊楼层的约定,若避免购买此类楼层,需明确“非腰线层/设备层”及违约赔偿。
9、约定物业费的收费标准、缴纳时间,明确未交房前物业费的承担主体。

买房合同里的补充协议通常是有效的,不过要满足《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且在特殊情形下会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具体说明如下:
1、满足生效要件即有效:首先签订双方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比如购房者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开发商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其次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一方欺诈、胁迫等迫使对方签订的情况;再者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同时一般以书面形式签订且经双方签字盖章,这种情况下补充协议和原购房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条款和原合同冲突,通常以补充协议为准。
2、存在特殊情形则无效或可撤销:若补充协议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或是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又或是内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违背公序良俗,都会被认定为无效;另外,若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补充协议,协议撤销后将失去相应法律效力。比如开发商故意隐瞒房屋主体结构问题,欺诈购房者签订的补充协议,购房者可申请撤销;而双方为逃税签订的低价补充协议,则属于无效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