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占总人口的18.7%。随着老龄化的深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关注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必然选择,也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公共管理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兰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部。
李兰表示,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老年人、子女及其陪伴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知识水平、社会参与程度、退休生活适应能力等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需要多方面、综合性措施。针对当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足、管理服务能力滞后的问题,要从深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不断优化精神卫生服务,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在加强养老保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一要高度重视全民心理素质特别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鼓励各地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全民特别是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财政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层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密切关注农村家庭留守、空巢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农村老年人也有机会接受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信息。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全面开展“心理关爱老年人”活动。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组织读书、棋牌、老年健身等社区活动,促进老年人互动。同时,要加强重点群体心理健康服务,充分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具体需求,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
三是着力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用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鼓励老年护理、老年管理与服务、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开设老年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依托养老院建设一批心理健康实践基地、科研院所等加强精神科医生、老年科医生、医务社工、社区工作者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治疗技能和伦理培训,提高识别和干预老年人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并意识到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提高。
专家建议,大力支持心理健康社会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社会组织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服务,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服务。鼓励具有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和背景的志愿者通过“邻里守望”等活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