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从魏源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08 09:03:01

学习必须基于经验,事业必须比专业更有价值。学习必须基于经验,职业必须比专业更有价值,学习必须基于经验,职业必须比专业更有价值。考点29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走向考点巩固提高限时训练·提高能力编辑题目列表考点题号改革思想1、2、3、4、5新文章文化运动6、7、 8,9,10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1综合12,13,14 1.选择题1。 (2013漳州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向夷人学习,向洋人学习”。 “我们可以用科技来控制野蛮人”,同时他也认为“没有什么比千里之外的一月中国更好的了”。据此,可以认为魏源()A.促进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B.引发了1840年代中国社会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同时仍保持文化优越感。 D.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保持民族完整的分析:C“师夷长技制夷”体现了魏源等人学习西方的思想。 “千里新月,莫过于中国”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优越性的信念。因此,本题选C。 2.(2013广州模拟)“它与传统不同,因为它模仿了一些西方文物,而且由于负责人的初衷是以新保旧,所以很难脱离传统结果是“东方和西方的进步”,零零破碎它是零售的,而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B.改革运动C.义和团。叛乱D、新文化运动分析:A 本题考察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因模仿一些西方器物而与传统不同”、“难以脱离传统”来看,与洋务运动的“中国式”是一致的。与“西用”的思想是一致的。

B项是学习西方制度,D项是学习西方文化,C项是排他性的。 3.(2013年大连测试)1898年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们都说你是康党人。”李鸿章对他说:“如果旧法可以使中国富强,那么今天的中国又如何强大呢?主张变法,就是康党。大臣们无路可逃,其实是康党。” ”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主张“中学为精、西学为用” B、创建淮军,组建地方军阀势力。 C.创立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分析:A 从材料信息来看,“主张改革就是康党,大臣们无路可逃,实际上是康党”。李鸿章主张变法,但李鸿章属于洋务派。 A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属于洋务派的命题,也是对“旧法”的改革。 B项与实质性信息无关,C项是错误的,D项是改良派的想法。答案为A.4。(2014年东莞调查)“康有为的政治思想,作为这场革命的指导理论,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催生了一定程度的叛逆精神。” “叛逆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B.要求实行现代民主政治C.将改革思想付诸实践D.借助儒家思想推动革命的理论分析: B 本题测试改革运动,主要测试学生的分析能力。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西方政治理论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并利用孔子的权威来推行变法思想。材料中的“叛逆精神”是为了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现代民主政治,所以正确答案是B。

5、(2013黄冈一墨)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提倡民权和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其社会影响却非常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B.运动领导人的知识水平和宣传强度不同C.宣扬民权和民主理念的方式方法不同D、主张者思想的丰富性和成熟度不同分析:A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上的反映。 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因而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然而,在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还没有充分发展,因而没有发生深刻的思想解放。 B、C、D都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A项是主要原因。 6、(2013年武汉模拟)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方的方法和中国的方法是绝对不同的、不能调和的……如果你决心改革,就应该采用西方的新方法。”一切都可以,基于国情国情,你不必拿什么来闹事。”由此可见陈独秀()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权 B. 倡导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 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思想 D. 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观分析:B“如果决心改革,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方新方法” ”说明陈独秀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没必要用国粹、国情的话来闹事”说明陈独秀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D是错误的。

A和C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7.(2014厦门模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新文化运动最可贵的是“兵法攻心,谓之革命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主要集中在()A.思想启蒙B.政治革命C.社会变迁D.文化复兴分析:A基于“兵法攻心,曰革命化”的问题结合我们所学的“心”和新文化运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在于解放思想,故选择选项A.8。(2013年济宁一墨)“我们的国家的维新、复辟、共和、帝制,都是由政府一方和在野党主张去斗争,但如果老百姓在另一边看火,他们是熟悉的,不为所动。 “近代中国最先认识到这一情况的人是() A. 资产阶级改革派 B. 资产阶级革命派 C.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D. 马克思主义分析: 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中反映的相关信息,材料中的观点强调,以往的政治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动员群众,因此救国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的思想。 9、(2013年青岛模拟)1915年的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伟大哲学家尼采把道德分为两类:独立勇敢的称为贵族道德。认为:“忠、孝、义,是奴隶的道德原则。”本文作者最有可能是() A. 陈独秀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毛泽东 分析: A 根据标题“1915”的日期及其对所代表的传统道德的批判由“忠孝节义”可以判断本文作者极有可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故答案为A。

10、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1887-1939)曾说过:“欲废儒,必先废汉文;欲废幼稚,必先废儒”。 ,老百姓野蛮顽固的思想,必须先废除汉语。”观点看法。产生这种观点的理由是()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B.白话文运动的兴起C.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D.对文学革命的推动分析:C本题旨在考验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具有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极端倾向。钱玄同提议废除标题中的中文就是一个例子;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都不能直接否定汉语的实用价值,故正确选项为C项。 11.“当我朦胧地睁开眼睛时,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条红色的线。这是什么?——原来是来自北极的新潮流,从近东滚滚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国》。中的几行诗,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分析:B 民国七年,即1918年。该材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12、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制洋”、“中西合用”、“变法改革”、“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变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抵抗外来侵略B.发展资本主义C.

救国图景保存在D.反对专制统治的分析:C.“师夷长技制夷”和“中西合用”的思想中没有提到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排除了B项和D项。相比A项和C项,C项更能体现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共同主题。 2.非选择题13.(2013漳州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农村人民的愿望与大盗联合的记录。如果大盗不联合的话》不与大盗联合,就不能成为皇帝;不与大盗联合,就不能成为皇帝。都说真正的皇帝是盗国贼的代表,而圣人则是国家愿望的代表,现在那些皇帝和圣人的灵魂,都是想复辟孔子的鬼魂,更何况是这些霸道的武士和无聊的人。政客,哪一个不是盗国贼和国人愿望的化身呢!” ——李大钊《政论家与政治家》资料2 抛弃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旧文化和道德)、粉碎偶像(孔子)、全盘西化、民主启蒙,仍然是为了让中国富强,让中国人变得富强。社会进步,让中国不再受欺凌、被压迫,让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切,都不是为了争取个人的“自然”。因此,当这种原本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西方文化被引入并输入来批判传统、推翻孔子时,他不知不觉地遭遇到了他已经具备的上述集体主义意识和无意识,并遭遇到了这种极度关心国家事务、人民事务的社会政治意识和无意识传统。在这样严峻、艰难、长期的早期政治军事斗争中,在所谓阶级和民族之间的生死斗争中,它所要求的当然不是自由、民主等启蒙宣传,也不会它鼓励或促进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等思想。相反,它强调的是一切都服从反帝革命斗争,这是铁的纪律、统一的意志和集体的力量。

任何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人独立和尊严等等,相比之下都变得渺小和不现实。个体的我在这里很小,它消失了。 ——李泽厚《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三马勇认为:“当中国社会经济尚未达到陈独秀所期望的‘现代’标准时,理论观念的早期变化,必然导致思想的混乱和失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以来,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是中国的旧观念,而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滞后于思想的变化。包括五四运动在内的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远远超出了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导致意识形态不但没有服务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反而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范。” ——丁守阁主编《中国现代启蒙思想》(上) 李大钊为何说“一部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乡民与盗国贼结合的历史”?以此为基础分析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 (2)材料2中,李泽厚是否认为新文化运动达到了思想解放的目的?为什么? (3)根据材料3总结马勇的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发表评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评价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的能力。问题(1),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起源于汉代,自武帝以来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其理论基础。君主制的。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须批判儒家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

问题(2),根据材料,“当这种事情本来是基于……但无意识地遇到……”“这样的话……就不会”“个体的我在这里很小,由此判断,李泽厚认为新文化运动没有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并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问题(3)首先根据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理解,概括了作者的观点:“理论观念的过早改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范。”对作者观点的评论是开放性问题。您可以确定它们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选择一种态度,并根据中国近代国情的相关历史事实来分析论证即可。答:(1)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统治者都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要建设真正的民主共和,反对帝制复辟,就必须冲破儒家思想的束缚。 (2)不会。因为新文化运动强调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否定,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提倡民主科学,却忽视个人自由和解放。 (三)观点:理论观念的早期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失范(或者说思想领域的变革过程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评论一:马勇的评论是正确的。因为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缺乏思想变革的经济基础。评论二:马勇的评论是错误的。由于近代中国深刻的民族危机和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解放作为前提。

(以上两个答案可以任选其一。) 14、1860年代以来,洋务派提出并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多年来,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多年来,否认洋务运动的人都强调洋务运动的动机“非常恶劣”,其结局是“彻底破产”。史云钦等人认为,“中体西用”理论存在深刻的矛盾。本来,“体”和“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洋务派想用资本主义的“功利”来捍卫封建主义的“体”,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它严重削弱了它与传统观念的竞争力量,也直接决定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了30多年的“欲富而不欲强”的悲惨结局。 19世纪末,“中式西式”的思想日益成为社会变革的障碍。 ——《洋务运动评价研究述评》素材2 陈绪禄指出:洋务派生活的时代,大多是顽固的人。在封建主义盛行的世界里,为了打破孤立、引入部分资本主义文化,洋务派除了“中体西用”之外,无法提出更好的目的。没有“中国体”为前提,“西用”就不可能在中国安身立命。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它的力量有限,但最终打开了一个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现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题为评价洋务派的“中式西用”。 (要求:观点清晰、论据合理、逻辑性强。

(约150字) 分析:这道题是一道探索性题,答案是开放式的,有道理。答:观点1,基本是否定的。从目的来看,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做法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它是反动的、落后的。从最终来看,它并没有改变落后的制度,而是试图向西方学习。 1894-1899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靠先进的技术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19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式西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第二种观点基本是肯定的。尽管当时洋务派的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但他们仍然坚持“中国式”。 ,这是减少创新阻力的战略,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是进步的。洋务派引进西学,创立近代事业,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化。西学传入冲击传统文化,启发人们探索世界,促进思想解放。 (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观点来回答)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