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百科

创新课堂助力文旅融合:游金美剪纸艺术展示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18 07:03:26

创新 课堂

推动文化旅游有机融合

尤金梅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剪纸作品。东南网记者 陈志远 摄

尤金梅剪纸工作室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漳州八景。

“我从小就喜欢剪漳浦的民俗文化、名人、古迹。”出身于剪纸世家的漳浦剪纸第三代传承人尤金梅说,她8岁时就开始探索剪纸。陈秋日是她的姨妈,也是她的儿子。老师。 “一开始学‘线切割’的时候,我也想不通,后来经过阿姨的细心指导,我才慢慢上手了。”

初心很难改变。从业30多年,尤金梅坚持用剪纸记录家乡的一草一木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漳浦剪纸、漳浦剪纸”是她的创作理念。谈起剪纸对自己的影响,她说:“我不善言辞,只能用剪刀把内心的想法投射到纸上。”

2016年,尤金梅开设公益班,教授剪纸技艺。在课程中,她意识到传统的剪纸教学形式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适应学生不同的节奏,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创造力。

尤金梅创作的《十二生肖立体剪纸》中的“鸡”。东南网记者 李珊珊 摄

为此,她花了一年的时间设计了一套获得专利的十二生肖立体剪纸。这套剪纸可以让学生在基本图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并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剪纸的细节。尤金梅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剪纸形式,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尤金梅的剪纸创新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打开了交流的渠道。她的工作室设有剪纸班,平均每年接待2000多人次参观。她将漳浦剪纸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让游客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完成的剪纸可以带走作为纪念品。这样,既传递了漳浦剪纸的文化魅力,又让剪纸作品主动“走出去”。她还与厦门某电商平台合作开发剪纸衍生产品,将剪纸元素带入日常生活

品牌 运营

推动艺术成为产业

在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的培养带动下,漳浦剪纸创作团队不断壮大,如今第四代传承人已开始涌现。他们大多是1985年以后出生的,与创造“自娱自乐”的前辈相比,这一代人更注重培育品牌,促使剪纸从艺术走向产业。

曾静正在剪纸。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师从漳浦剪纸第三代传承人张峥嵘的曾静,和她的前辈一样,先学会拿剪刀,再学会拿笔。为了追求梦想,她辞去了金融机构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2018年,她创办了“曾静创新”剪纸工作室,并带领一支1985年后出生的团队。

曾静专注于现代家居装饰、节日纪念品等,通过电商精准营销,她的漳浦剪纸作品已覆盖整个福建。

“曾经创新”推出的DIY活动文创产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与前辈类似,“曾经创新”在剪纸图案设计、纸张材质上也做出了创新。一方面,图案设计更加时尚,更贴近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产品技术水平和载体得到提升。

曾静认为,剪纸不应局限于“纸”这一传统载体。她说:“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纸只是承载文化的媒介之一。表达这种文化的形式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纸外,树皮、布料、铁皮等都可以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材料也可以成为剪纸艺术的载体。”

打造漳浦剪纸品牌文化,需要克服人才引进和市场开拓两大挑战。如今,不乏热爱剪纸的人,但缺少愿意将此作为职业的专业人士。 “市场就是这样,没有可观的利润,人才很容易流失。此外,如何保持业务连续性,也是打造漳浦剪纸文创品牌最关键的点。”

尽管如此,曾静和她的团队仍然充满信心:“我们的剪纸品牌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早期是最难的,因为开拓市场时难免会遇到障碍,但订单还没有到来。”被打断了,这是一个好兆头!” (记者李珊珊陈志远通讯员邱峰)

【1】【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